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57章 众叛亲离的蒋介石(第2页)

 

    “毕竟北洋系统治江苏多年,熟门熟路。”
 

    “但蒋介石不听,他觉得孙传芳攻占徐州必然立足不稳,主张速战速决。”
 

    “蒋介石一意孤行,结果遭遇惨败。”
 

    “孙传芳见蒋介石孤军深入,后路空虚,逮住机会派兵迂回攻击,竟然反包围了北伐军。”
 

    “1927年8月2日,蒋介石率北伐军攻至徐州南郊的云龙山。”
 

    “正当蒋介石准备发动进攻时,突然得知后路被抄,前有坚城后有拦截之兵。”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跑了,不然就得被包饺子。”
 

    “但问题是,孙传芳会让蒋总司令安然撤退吗自然是不会。”
 

    “当天夜里,孙传芳会和张宗昌倾全力反攻,打穿了北伐军防线。”
 

    “为了掩护蒋介石撤退,第一军第二十一师死战不退。”
 

    “最后,一个团全军覆没,另外两个团战损过半。”
 

    “第二十一师是新建的模范师,被蒋介石寄子厚望。”
 

    “结果组建还不到半年,就因为蒋介石的瞎指挥被坑没了。”
 

    白崇禧都说了稳扎稳打,非要一意孤行,这下子知道厉害了吧
 

    蒋介石本就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不管是汪精卫的武汉国民革命军,还是孙传芳的大军,都不是轻易可以消灭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地利优势,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
 

    可无论他怎么劝说,蒋介石非是不听,一定要速战速决。
 

    结果显而易见,孙传芳也不是庸才,抓住时机给予蒋介石重创。
 

    原本一片大好形势,就让蒋介石糟蹋成这个样子,北伐军损失惨重。
 

    他算是看清楚了,蒋介石的能力完全不足以领导他们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现在非常怀疑南京国民政府最终的胜利者另有其人,并非是蒋介石这个南京国民政府的组建者。
 

    虽然北洋时代之后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虽然蒋介石组建了南京国民政府。
 

    但蒋介石现在的糟糕表现是他看在眼里的,他实在是无法把蒋介石和最后的胜利者联系起来。
 

    “当时若不是冯玉祥让鹿钟麟率一个师牵制佯攻徐州,拖住了孙传芳,蒋介石的损失会更大。”
 

    “战后,蒋介石令王天培、贺耀祖在蒙城、宿州构筑防线。”
 

    “张宗昌、孙传芳集结两个军又四个师的兵力,趁势穷追猛打,再次击穿防线。”
 

    “仗打成这个鬼样子,无可救药,蒋介石只能下达总退却令。”
 

    “就这样,北伐军溃逃六百余里,直接从徐州退过了长江。”
 

    “败得这么惨,必须要找人承担责任,蒋介石自然不可能担责。”
 

    “结果王天培就成了背锅侠,惨遭处决。”
 

    “然而大家又不瞎,从北伐开始,蒋介石都没有打过几场胜仗。”
 

    “横扫两湖,第四军居功至伟。”
 

    “血战江西,第七军贡献最大。”
 

    “号称党军的第一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根本就是银样辣枪头。”
 

    “看上去还不错,实际是中看不中用。”
 

    “现在是创业阶段,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你蒋介石要是打仗不行,就让贤吧。”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政府的十几位军长纷纷向武汉方面投怀送抱。”
 

    “唐生智手上有了筹码,随即又开始叫嚣要东征讨蒋介石。”
 

    “蒋介石刚吃了败仗,没底气,便让桂系去对付唐生智。”
 

    “结果李宗仁、白崇禧阴阳怪气,公开顶撞。”
 

    “表示你闯的祸,为什么让我们来收拾”
 

    “蒋介石闻言心有不悦,咬牙切齿。”
 

    “什么意思如果这样我就走开,让你们来坐这个位置好了。”
 

    “没想到李宗仁、白崇禧二人完全不给面子,白崇禧当即回怼。”
 

    “为团结本党,顾全大局,总司令此时离开一下也好。”
 

    李宗仁并非我们桂系要反水,而是蒋介石能力不行,也怪不了我们。
 

    他自然明白大敌当前,不应该内讧,公然对抗蒋介石的权威。
 

    但老实说,就蒋介石的表现,很难让他心悦诚服。
 

    自从北伐战争开始,其他几军都有亮眼的表现,可蒋介石接连吃了败仗。
 

    原本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外部压力就大,要是总司令没有能力,无疑会让南京国民政府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所以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发展壮大,有必要让能力更强的人上台带领大家走下去。
 

    况且他早就对南京国民政府话事人这个位置垂涎已久,老早就想体验一下身居高位是什么感受。
 

    要是蒋介石有能力,打仗厉害,他自然不会生出乱七八糟的小心思。
 

    可既然蒋介石没有那个能力,那就不要怪他反水了。
 

    “桂系反水,蒋介石这时候手上的筹码仅剩第一军。”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的态度至关重要,用蒋介石后来的话说。”
 

    “如果何应钦说句话,我何至于下台。”
 

    “然而何应钦在关键时刻装傻充愣,一言不发。”
 

    “蒋介石众叛亲离,终于感受到什么叫透心凉,心飞扬。”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在万念俱灰之下通电下野,拂袖而去。”
 

    “蒋介石黯然下野,李宗仁、白崇禧摇身一变,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话事人。”
 

    “李宗仁、白崇禧二人上台后猛然发现,身居高位确实爽,看谁都是俯视。”
 

    “但正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几十万大军每天的军饷开支就不是小数目,你桂系能搞来钱吗”
 

    “武汉那边虽然也清党了,但南京、武汉两个国民政府此时还是敌对状态,你桂系能搞定汪精卫吗”
 

    “如果南京、武汉无法合流讨伐张作霖,统一全中国就无从谈起。”
 

    “面对蒋介石留下的拦摊子,李宗仁、白崇禧只好分开行动。”
 

    “白崇禧前往上海,找金主江浙财团谈合作。”
 

    “李宗仁负责武汉那边,与汪精卫达成谅解。”
 

    “南京方面的权力更迭,孙传芳看得很清楚,此时不反攻,更待何时。”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话事人哪里是这么好当的,肩上的责任不是什么人都能抗下的。
 

    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压力有多大,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人理解他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他不过是打了几场败仗,就引来其他将领的口诛笔伐,迫不及待的要把他赶下台。
 

    他们的目光都太短浅,只看到他打了败仗,全然看不到只有他才能稳住南京国民政府。
 

    不过既然大家都不同意他继续占着位置,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选择下台。
 

    但即便如此,他相信自己还会回来的。
 

    因为在外部敌人的围剿下,也只有他才有能力保住南京国民政府。
 

    “8月24日,趁桂系几个负责人都不在。”
 

    “孙传芳于江北岸建立五个渡江点,在三天时间里将七万大军投到南岸。”
 

    “为了激励士气,孙传芳亲临第一线。”
 

    “并让人把船只全部开回江北,大有破釜沉舟之势。”
 

    “随后,孙传芳下令把南京附近的通信线路全部切断,导致南京与外界的沟通中断。”
 

    “而此时的南京城内只有桂系的两个军,形势岌岌可危。”
 

    “如果让孙传芳反攻得手,南京政府垮台,中国的未来还真不好说,有可能又会回到军阀割据混战的时代。”
 

    “万幸的是,从上海无功而返的白崇禧这时候回来了。”
 

    “白崇禧这个人虽然搞政治是外行,但打仗是真的可以。”
 

    “得知情况后,白崇禧立即联络蒋介石。”
 

    “这个时候要想保住南京,只能依靠蒋介石的黄埔系。”
 

    “作为一个枭雄,蒋介石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蒋介石选择支持白崇禧,让黄埔系各军在尽量保存实力的情况下服从白崇禧指挥。”
 

    “接下来,白崇禧指挥何应钦、陈诚、顾祝同、胡宗南等部。”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击溃孙传芳,取得歼敌四万、俘虏两万的龙潭大捷。”
 

    “经此一役,纵横北洋十六年的直系军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很多人对蒋介石的表现眼前一亮,这才开始郑重的看待蒋介石这个人。
 

    大家之前从主播口中听到的蒋介石表现很差,动不动就打败仗。
 

    那个时候,蒋介石虽然组建了南京国民政府,但大家普遍认为蒋介石走不到最后,胜利的果实大概率被南京国民政府其他的将领吞食。
 

    但在南京国民政府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摒弃前嫌的蒋介石为了大义及时出手,这一点让大家刮目相看。
 

    也正是蒋介石的这一表现,使得大家对蒋介石的印象大为改观,不在只是单纯的认为蒋介石只会打败仗。
 

    此时此刻,很多人心中有一种感觉,认为蒋介石会走到最后,成为终结北洋时代最大的赢家。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