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98章 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第2页)

 

    “在汉和帝继位后,窦皇后变成了皇太后。”
 

    “而蔡伦作为皇太后的心腹,更是一路加官进爵,逐渐的成为了皇帝的近臣。”
 

    “这一次他成为了可以出入朝廷,侍奉于天子左右的中常侍,在整个宦官当中属于高级宦官。”
 

    “汉和帝继位之初,年纪尚小,根本不知道如何把控朝政。”
 

    “于是窦太后垂帘听政,东汉的朝政便落在了窦太后的手中,窦氏家族也因此成为了东汉时期的鼎盛权贵。”
 

    李世民蔡伦的一生曾经较为顺利,但人非圣贤,做不到无欲无求。
 

    站在私人层面上说,蔡伦忠于大汉朝廷。
 

    但是也曾为功名做出过伤害他人之事,这在最后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就他所认为的,历史上众多知名之人被掩盖的腌臜之事并不少。
 

    蔡伦早期的一些事给自己的人生平添了些许污点,但总的看来并不碍大局。
 

    就蔡伦造纸术的贡献而言,那些腌臜之事算不得什么。
 

    蔡伦去世之后,历朝历代的人对蔡伦的评价不一,无非有三种。
 

    一是伟大的造纸术对东汉及之后朝代的贡献都是被认可的,这一点是谁都没办法去诋毁的。
 

    二是蔡伦开启了宦官专政的先例,正是东汉末期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
 

    东汉王朝最终的消亡与宦官专政分不开,也给后世王朝的治理多了一层潜在危机。
 

    三是蔡伦私下生活比较混乱,或许是和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有关。
 

    蔡伦的所作所为或不为世人所想那样无私高尚,但历史会铭记蔡伦的功绩。
 

    蔡伦对文化传承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永远值得世人去感恩和颂扬。
 

    “然而窦太后的四个同胞兄弟却心术不正,在玩弄权力的同时,也肆无忌惮地去打压那些与自己不和的臣子。”
 

    “一时之间,朝廷之上人心惶惶。”
 

    “作为皇帝身边的人,自然对皇帝的想法要知道的更多。”
 

    “对于皇帝想要扳倒外戚掌握大权的想法,蔡伦自然要助他一臂之力。”
 

    “所以在此时,蔡伦便站到了窦太后和整个窦家的对立面。”
 

    “蔡伦带着一众宦官一起,对抗外戚,让曾经本已经权倾朝野的窦氏一族逐渐倒台。”
 

    “蔡伦彻底清除了窦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从而为汉和帝的皇权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蔡伦可以说是窦家一手提拔起来的,放在皇帝身边的一枚棋子。”
 

    “可是蔡伦在权势面前,终究是抛弃了窦氏一族。”
 

    “经此一遭,汉和帝将蔡伦当做自己的救命恩人。”
 

    “一时之间,蔡伦风光无量。”
 

    “在得到皇帝重用之后,蔡伦便成为了主管皇宫制造业的官员。”
 

    “而当时,在皇宫作坊当中工作的是全天下所有的能工巧匠,每一个人都具备着自己的看家本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人的存在就代表了东汉时期制造业的最高水准,同时也为蔡伦了一个极好的发展平台。”
 

    “由于蔡伦在年幼时就对工程技术感兴趣,并且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天资。”
 

    “所以在蔡伦掌管皇宫制造业期间,便做出了许多突出性贡献。”
 

    “但对于蔡伦来说,他一生当中最为伟大的突出贡献便是改进了造纸术。”
 

    赵匡胤仅仅凭借造纸术这一点,蔡伦就足以名垂千古。
 

    尽管蔡伦造纸的动机是为了邀功,但也无法否认其历史功绩。
 

    自古以来人们记录文字大多采用竹简,由于竹简过于笨重,所以有的人拿绢布写字。
 

    绢布虽然轻薄,但价格太贵。
 

    竹简造价低,但太沉重。
 

    不管是绢布,还是竹简,都存在很大问题。
 

    蔡伦在汉和帝身边做中常侍,见日日查看竹简奏本过于劳累,便醉心研究造纸术。
 

    最终,蔡伦研究成功,大大降低了纸的成本。
 

    又因为工艺先进,造出的新纸质量也很好。
 

    为了表达对蔡伦的感激,后人根据蔡伦龙亭侯的爵位,将改良后的纸称之为蔡侯纸。
 

    蔡侯纸造出后得到汉和帝的赞许并将其迅速推广至天下,其意义之重大。
 

    不单是彻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发展历程,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蔡伦以前尽管已经有纸,但蔡伦之前纸的概念,与蔡伦所造纸并不是一回事。
 

    蔡伦以前的纸,具有纸的形状,尚不具有纸的功能。
 

    具体而言,主要指某些书写文字的絮纸等纸状之物。
 

    蔡伦所造的蔡侯纸才是真正意义上用于书写的纸,发明了完整而成熟的造纸技术。
 

    蔡伦是集汉代造纸技术之大成的杰出科学家,是把中国的造纸技术从不成熟阶段提升到成熟境界的伟大发明家。
 

    “公元97年,蔡伦对刀剑等锋利器物进行了详细的改良,直接将这一技术发展到了顶峰。”
 

    “蔡伦通过挑选出树皮、粗麻布、旧渔网等废弃物品,命宫中的工匠对其进行切碎、剪断,并放在一个大水池当中进行浸泡。”
 

    “几日后,蔡伦发现水池当中的杂物早已经烂掉,而一些纤维性物品却不易腐烂。”
 

    “随后,蔡伦便命手下将这些原料捞出,放入石臼当中不断搅拌,将其变成浆状。”
 

    “在反复实验之后,蔡伦便发明出了一种既轻薄又结实的纸张。”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纸张价格低廉,取材容易,很容易普及。”
 

    “公元105年,蔡伦便向汉和帝献上了自己改良的纸张。”
 

    “公元114年,邓太后因为蔡伦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侍卫,封他为龙亭侯,封地有三百户人口。”
 

    “公元117年,汉安帝发现五经传记的文字大多没有校订改正。”
 

    “便让蔡伦监督主管此事,推动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问世。”
 

    “公元121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
 

    “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汉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太子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
 

    “江京等人又暗中使宋贵人家族上告蔡伦,为宋贵人和被废皇太子刘庆申冤,汉安帝令蔡伦自己到廷尉处认罪。”
 

    “蔡伦耻于受辱,于是沐浴后穿戴整齐衣服,喝毒药而死。”
 

    朱棣蔡伦虽然有过造孽之事,但对历朝历代的贡献无法磨灭。
 

    蔡伦所生活的东汉时期,可以说是历史当中比较动荡的一个朝代。
 

    朝廷臣子玩弄权力,为求自保,蔡伦不得不根据两大阵营的背景以及势力站队。
 

    而蔡伦因为早些年间服侍过窦皇后,不得不成为其阵营中的一员。
 

    然而当时的窦皇后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甚至多次想方设法想要废掉太子。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窦皇后之所以想这样做。
 

    其主要原因便是希望可以垂帘听政,从而掌控汉朝的权利。
 

    经过一番谋划,窦太后果然成功了。
 

    然而窦太后却并没有掌权的能力,为了能够监视汉和帝,窦太后将自己的心腹蔡伦送到了皇帝的身边。
 

    想要汉和帝可以在蔡伦的陪伴之下,变成一个昏庸无道的蠢才。
 

    与此同时,窦太后命令蔡伦要无时无刻汇报汉和帝的一举一动,从而规避所有被夺权的风险。
 

    然而令窦太后没想到的是,蔡伦此人两面三刀。
 

    一边效忠于自己,一边又讨好汉和帝。
 

    当蔡伦感到窦太后大势已去之时,竟然与朝中臣子表示女人掌权不合乎情理,以此来拉拢朝廷忠臣。
 

    而蔡伦也凭借着这样的手段,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然而在多年之后又故伎重施,却遭到了汉安帝的厌恶。
 

    最后蔡伦又因为汉安帝找到了曾经效忠于窦太后的证据,彻底的将自己逼到了墙角。
 

    无可奈何之下,蔡伦只好以死谢罪。
 

    或许蔡伦未曾料到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最后竟然落得个如此凄惨的结局。
 

    后人承认蔡伦的个人成就,认为蔡伦是中华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人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蔡伦的人品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虽然在偌大的皇宫当中,想要谋求一定的地位实属不易。
 

    但这般两面三刀的做人,终究难得获得美好的结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