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328章 阴阳家邹子

 在诸子百家中,阴阳家的创始人是邹子。

 阴阳家存在时间虽短,但其学说贯穿整个中华历史。

 邹子总结春秋战国之前的五行说和阴阳说,将二者融合一起,形成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阴阳五行思想。

 汉代以后,阴阳家作为一个学术流派逐渐消失。

 但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却被儒家与道家进一步发展吸收。

 阴阳五行学说,以如今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自有其糟粕迷信的一面。

 不过,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古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

 “他是战国时代的超级偶像,列国争相追捧。”

 “他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目光放眼世界。”

 “邹衍,战国末期齐国人。”

 “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为谈天衍,又称邹子。”

 “邹衍将前人的经验总结起来并发扬光大,提倡阴阳五行学说,成为阴阳家学派的创始人。”

 “邹衍曾游学稷下学宫,以学问扬名于齐。”

 “到魏国,受到魏惠王出城迎接的尊敬。”

 “到赵国,平原君待之以宾主之礼。”

 “到燕国,燕昭王亲自为他在前面扫尘,听他讲学,执弟子礼。”

 “与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风餐露宿的待遇相比,邹衍堪称战国时代的超级偶像。”

 “而其创立的阴阳家,不仅被司马迁称为稷下学派诸子百家之首。”

 “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谈六家要旨》中也把阴阳家放在了首位。”

 “由此可见,阴阳家的地位和影响力。”

 “不仅于此,日本风靡一时的阴阳师也是起源于先秦的阴阳家学派。”

 “日本在唐朝时期向中国派遣遣唐使,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学习而去,阴阳师开始逐渐流行于日本。”

 “不仅日本百姓从阴阳师那里获得艰苦生活的安慰,而日本天皇也从阴阳师那里获得精神上的安宁和社稷上的保障。”

 “在日本蒙昧时期,阴阳师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所以阴阳家不仅在中国,也在日本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并流传至今。”

 “而以邹衍为首的阴阳家学派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思想核心就是依靠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

 庄子:巧言善辩并非长久之事,公孙龙就是一個例证,终究是被邹衍断了生计。

 巧言善辩能够逞一时之能,背后却让人唾弃和反感。

 那些一味靠巧言善辩为进身之计的人,终究逃脱不了被冷落的命运。

 公孙龙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本来属于平原君豢养的门客。

 因为公孙龙善于作白马非马的辩论考证,平原君尊他为座上宾。

 因此公孙龙自然认为自己要高出他人一头,于是就开始利用自己巧言善辩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邹衍途径赵国,平原君请他与公孙龙就白马非马这一观点展开辩论。

 这本来也是一个荒谬的辩题,邹衍立即拒绝与公孙龙辩论,并阐述了自己观点。

 邹衍认为,所谓辩论,应该区别不同类型,不相侵害。

 排列不同概念,不相混淆。

 抒发自己的思想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而不是困惑迷惘。

 如此,辩论的胜者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胜者也能得到他所追求的真理,这样的辩论是可以进行的。

 如果用繁文缛节来作为凭据,用巧言善辩来互相诋毁,用华丽词藻来偷换概念,吸引别人使之不得要领,就会妨害学问的根本道理。

 那种纠缠不休,咄咄逼人,总要别人认输才肯住口的作法,有害君子风度,他邹衍是绝不参加的。

 邹衍一席话赢得了在座人齐声叫好,公孙龙从这以后就被平原君贬退了。

 公孙龙的人品被邹衍彻底揭穿,他单纯倚仗的巧言善辩站不住脚了。

 因为公孙龙的巧言善辩是一种不分是非的辩论,是荒谬的行为,导致别人不愿与之为伍,受到冷落也就成为必然了。

 “所谓的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行。”

 “所谓的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

 “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

 “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邹衍最早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结合起来,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阴阳五行生克学说。”

 “黄帝之时是土德,因为木生土,所以代替黄帝所建的朝代夏朝就是木德。”

 “因为金生木,所以代替夏朝的商朝就是金德。”

 “因为火生金,所以代替商朝的周朝就是火德。”

 “因为水生火,所以代替周朝的秦朝就是水德。”

 “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做解释。”

 “在那个诸侯相互讨伐的战国时代,邹衍的这一学说受到各国诸侯的承认和欢迎。”

 “这种历史观把历史看作常变的,把新王朝的兴起看作五行相生的必然结果,适应了建立新的统一王朝的政治需要。”

 “后来秦始皇把五德终始说,作为秦王朝吞并诸侯国统一天下的理论依据。”

 “董仲舒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与儒学相结合,开汉代儒学阴阳五行化的先河。”

 “这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且几乎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而由于其消极负面的影响,阴阳学说助长了迷信思想的盛行,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从此自称奉天承运皇帝。”

 “甚至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也是含有五行说而形成的中医体系。”

 嬴政:朕为了禁止异端思想,曾下令焚烧百家书籍,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不在其中。

 秦朝以法立国,以法强国,从而一统天下。

 焚烧百家书籍时,然而并不是所有非法家的思想理论都受其排斥。

 有一种非法家的政治理论,就被他采纳实践了。

 这种理论,便是阴阳学派思想家邹衍创造的五德终始说。

 邹衍之所以要创造五德终始说,本意是应合时代发展要求,为新生王朝提供改朝换代的理论支持。

 自周王室东迁后,王权衰落,诸侯崛起。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推行扩张兼并政策,蚕食弱小,不断壮大。

 如此趋势发展下去,必然导致周王朝灭亡,催生新王朝。

 周王朝正式被他秦国灭亡,使得中国顿时陷入天下无主的状态。

 历史的趋势非常明显,未来必将出现一个全新的王朝,取代灭亡了的周王朝统治天下。

 邹衍的人生,恰巧活动在这个分久必合的时代。

 邹衍强烈预感到,未来的新生王朝,急需一种新型的理论,用以解释周王朝的灭亡和自己的兴起。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邹衍糅合了五行知识和阴阳思想,创造发明出五德终始理论。

 实际上,改朝换代的理论,并非邹衍一派独有。

 传统的儒家理论,也支持朝代更替。

 孟子和荀子,将商纣王斥为独夫,认为他罪当其死。

 这些言论,代表儒家对通过暴力手段改朝换代的认可。

 但儒家的学说暴露出两个缺点,导致比不上邹衍的学说。

 一是只解释了一个时代改朝换代的问题,没有对有史以来的王朝进行完整解释,不成体系。

 二是语言太过直白了,会刺痛统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