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粉丝汤 作品

53.第五十三章 嫌疑犯。

    长史府前院。
 

    方长史未穿绯色官袍, 而是穿着一身素色暗纹的圆领窄袖衫歪在榻上,手里还捡了个早桃把玩,一双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外头。
 

    左等右等, 都没见着崔哥儿。
 

    方长史坐立难安, 心下焦急,支使着常顺去看看崔哥儿到哪里了。
 

    常顺
 

    常顺实在想不通, 那臭烘烘的豆腐怎么就讨得自家郎君欢喜, 每日不吃上一口都觉得浑身不适。
 

    常顺对那臭烘烘的玩意敬谢不敏。
 

    吃了那玩意以后,屋里总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语的独特气味,每每都要开窗通风半日,还不能直接点熏香。
 

    起初常顺曾没通风,企图用熏香盖住那怪异的味道。
 

    然后然后
 

    常顺不敢回忆那股子冲上天灵盖, 香与臭的极致碰撞,隐隐还明白了个真理香到极致就是臭。
 

    屋内能留着味,衣服也是如此。
 

    方长史几套官袍乃至锦衣上都留下淡淡的气味,吃完不换一套都不能出去见人。
 

    偏生他还是忍了。
 

    为了吃臭豆腐,方长史没了往日端方模样,亲自翻箱倒柜, 从里面寻出几件压箱底的素色布袍子。
 

    要知道管箱子的都是经验丰富,就是少条巾子也能立刻发现的妈妈, 更何况郎君次日就把袍子上了身。
 

    身为随侍的常顺没少挨敲打, 更有妈妈吩咐他应当劝诫劝诫郎君。
 

    搞得好像他没劝说过一样
 

    自家郎君前一天说不吃了, 等次日又巴巴去买了,还不准自己告诉旁人, 躲屋里偷偷吃。
 

    那是躲着有用的吗
 

    就那味道,全宅子的人都知道
 

    常顺心里埋怨,可他身为小厮仆役除去按着郎君的吩咐去办, 也没其他办法。他板着脸出了门,没走两步就见着崔哥儿由远至近“慢吞吞的做什么呢”
 

    “我没慢吞吞啊拿了就马上回来得。”
 

    崔哥儿缩了缩脖子,很是委屈。
 

    自打郎君爱上炸毛豆腐,自家兄长就和吃了爆竹般脾气大得很,对自己更是左看右看没一点看得顺眼。
 

    这能怪自己吗
 

    这能怪自己吗
 

    这能怪自己吗
 

    崔哥儿垂泪,崔哥儿不乐。
 

    不能怪晴姐儿做得好吃,不能怪郎君吃得开心,只能怪自己为何染了味道也不换衣服,傻乎乎的到郎君跟前了。
 

    崔哥儿tt
 

    常顺看着更加不高兴了“都快要进去见主家了,你哭丧着脸做什么想挨板子的话,我现在就给你两脚。”
 

    崔哥儿
 

    他埋着头,委屈吧啦地往里走。
 

    崔哥儿不开心,看到他的方长史却是喜悦得很。他忙使着常顺取来自己常用的象牙筷,又使着两人到外头守着,然后开开心心地掀开盖子,夹起一块就往嘴里塞。
 

    就是这味道香得不行
 

    方长史乐得如同偷油吃的老鼠,眉梢眼间都是喜色。
 

    薄脆的外皮,柔软的内里。
 

    无论是直接吃还是蘸了酱汁吃都是美味无比。他没少听见常顺偷偷说此物应当叫臭豆腐,教他说分明应该叫香豆腐才是。
 

    方长史越想越是这个理。
 

    他一边吃,一边还为香豆腐赋诗,顺带还遗憾不能与人共谈此物,把自己曾经的嫌弃忘得干干净净。
 

    守在外头的常顺
 

    上回您还嫌弃这臭豆腐味道不错,但不上台面,只能暗地里尝尝味。
 

    现在怎么还给臭豆腐赋诗了
 

    常顺不懂,常顺疑惑,常顺给弟弟崔哥儿一脚。
 

    崔哥儿在前院里畏畏缩缩,挨揍也不敢吱声。
 

    等出了前院大门,他登时抖擞起来,谁见着都得笑着喊一句崔哥儿好常乐兄,有些更是凑上来说些俏皮话,又或是送些吃食。
 

    谁让他是主家跟前的红人。
 

    崔哥儿怀抱着一堆瓜果吃食回了自个儿屋,他把东西搁在几子上,再回头就被身后冒出来的影子吓了一跳“啊啊”
 

    “嘘,嘘是我”
 

    环姐儿点起脚尖,死死捂住崔哥儿的嘴。
 

    直到外面没动静,两人才长舒口气。崔哥儿往后退了两步,一屁股坐在板凳上,顺手抹了抹汗。
 

    他还以为是见着鬼了。
 

    就那么三息功夫,崔哥儿背后冒出来的汗水直接润湿了衣衫。他深吸两口气,勉强让狂飙的心跳安稳了些“环姐儿你躲我屋里做什么”
 

    还好环姐儿年纪小。
 

    否则她从自己屋里走出去,自己哪里还说得清楚往后自己可得把门锁好了,万一哪个丫鬟跑屋里来,自己有一百张嘴都说不清。
 

    崔哥儿拢了拢衣服,暗暗警惕。
 

    他抬眸看了眼环姐儿,又蹙了蹙眉“你脸上咋回事那些个丫鬟又欺负你了朱厨娘也不管着点”
 

    朱厨娘和府上其余人不同。
 

    她是聘来的女厨,府上还给配了婢女小厮像是环姐儿这般便被叫作厨婢,平时里只听朱厨娘指挥的。
 

    有些厨娘心善,还是乐得教下面厨婢一些手艺,那些个厨婢也能借着厨艺多点俸禄,乃至婚嫁时也能寻个好些的人家。
 

    可惜朱厨娘严防死守,是万万不会让厨婢有学习自己手艺的机会。
 

    府里妈妈们原本还巴望女儿能拜师学艺,没两年纷纷把人调走,现在在灶台里的都是家里没有得用的,要不就是像环姐儿这般压根在府里没有亲眷家人的。
 

    朱厨娘见着都是些没后台的,越发威风,稍有点小事便是一顿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