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大人 作品

31. 香辣小鱼干 须知人生苦短,世人到头来……

    入夜后, 有人悄摸摸出现在立身桥边,把箩筐里装的一些菜渣、垃圾,还有木桶里盛的秽物一股脑倒在了大榕树下。
 

    原本收拾得干净整洁的青石板上立即污水恒流, 臭气熏天。
 

    他们走后不久, 却又有两个蒙面人来了这里。
 

    第二天, 钱婶和钱叔掐着点推着小摊过来。一下桥,钱婶便傻了眼。她原以为大榕树下会是脏污一片, 即便是收拾也要收拾半天, 可眼前的地上一如昨日白天一般干净, 就只有几片落叶。
 

    陈司悬正在帮宋墨玉摆着桌椅板凳。客人嫌只有一张小桌两张凳子不够坐,大多只能站着蹲着,总是不雅又费力的, 是以宋墨玉今天特意又多备了两张长凳, 四个小圆凳。
 

    “我怎么觉得钱婶一直在看我”宋墨玉觉得有点奇怪。钱婶的摊就在她正对面不远的位置,那直勾勾的眼神她真是想忽略都不能够。
 

    “想来是想看看你今天做的什么菜,她好借鉴一二。”陈司悬漫不经心说道,“摆好了。”他拿起一方干净的白布, 仔细帮着把“宋家好食”的招牌也擦了擦。
 

    “说到这, 镇上的猪下水都涨价了。我爹和我说五文钱一副的猪下水已经买不到了,现在最少要十文才能收到。”宋墨玉颇有些无奈。
 

    镇上并不止宋飞鸿一家卖猪肉的,另一户涨了价,宋飞鸿就得跟着涨, 行规如此。这样一来,原本的成本便又涨了些。
 

    “今天收摊应该早, 你早点来接我。今天要去祥云寺烧香,我准备的吃食份数少,肯定要不了多久就卖光的。”宋墨玉嘱咐道。
 

    “自然。”陈司悬点头应声, “我回去再帮你点点,看要带去的东西齐了没。”
 

    说完他转身回家去,却又偏头朝着钱婶的摊子看了眼。
 

    钱婶自然认得他是宋家新来不久的学徒加长工,长得跟金啊玉啊似的,像是书里的人物。平时站在猪肉摊边帮着宋屠夫打下手,见人总是温和客气。可钱婶却被这一眼盯得愣住了神。
 

    那双看谁都含情脉脉的桃花眼里盛满了冷意,更有几分威慑的意味。直到陈司悬走过桥去,钱婶被钱叔晃了晃才回过神来。
 

    钱叔有些不满“年轻后生有什么好看的,你这年纪都能当人家娘了。”
 

    钱婶难得没有反驳他,却面露惊恐之色,仓惶地握住饭勺“老钱,昨晚你做那事没被人见着吧”
 

    “你这么高声做什么生怕没人听到吗”钱叔压低声音拉了钱婶一把,“你以为是什么光荣的事吗,我自然是小心翼翼避着人的。就是奇了怪了,他们今天是不是提前很久来了,那树下干净得跟见鬼似的。”
 

    “我看不是见鬼你说他不会是看到了吧,他会不会去告官”钱婶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脸色都一下子白了。
 

    “你别自己吓自己。告什么告,黑灯瞎火的他就算看到了有证据吗官差都是吃干饭的,才不管这事呢。”钱叔继续说道,“咱赶紧收拾下,等下要来客人了。还是你喊,我打饭。这菜你今天多放了点油,保准会有人买。”
 

    在钱叔的劝说下,钱婶点点头,撸起袖子高声喊起来。
 

    回去路上,陈司悬见四下无人闪进了一条巷子。
 

    陈平和陈幕正等在那里。两人都没带佩剑,赤手空拳地站着。他俩互相闻了闻,确认身上都没有昨天打扫时沾染的气味后才作罢。公子平日里可是连衣服都要熏香的人,哪里能容忍他们身上有粪水味。
 

    陈司悬一见到他俩果然皱了眉“你俩怎么一大早便熏香,怎如此奢靡”
 

    陈平、陈幕“”
 

    “公子,夫人给您的信。”陈平把一个撒着金粉的信封递了过来,立马转移话题。
 

    陈司悬拆开一看吾儿离家已逾半载,虽有书信可知吾儿近况,但家中人甚是想念,盼归。正是他娘亲的字迹,上面盖的那枚印章还是他年少时亲手给娘亲刻的。他看完后又折了起来塞回去,从怀里递出一封家书“这个帮我寄回去。”
 

    陈平和陈幕互看一眼,陈平问“公子,您不打算回去吗”
 

    “谁说不回去。只是我这病症尚未完全解除,回去了也是无益。家中尚有两个哥哥在,我已在信中言明等年底她老人家寿辰,我再回去就是了。”陈司悬说道。
 

    陈幕干笑两声“公子,您之前可是说在这待上半月便走。”
 

    公子不想回家,他俩想回家啊
 

    陈司悬思忖“这几日我试过多次别的吃食,但只有经她手做的吃食我吃了才有味觉。或许是她的配方与常人有所不同,我还得细细琢磨。多看一些时日我自己也学着做做。”
 

    陈幕觉得一阵心酸“公子,您为了偷师,不是,为了治病真是卧薪尝胆了夫人要是知道您睡在猪圈旁边的房间,睡觉不能点安神香,还得帮着推车打扫卖猪肉,不得眼泪都流干了”
 

    陈平默默想把陈幕拖走。
 

    “回来。”陈司悬勾手。
 

    “公子请吩咐。”陈幕一下正经起来。
 

    “初做生意总是不易的,难免树敌。你们昨晚干得很好。下次再发现这种事,不用先禀报我,直接先出手阻止。但切忌不可让人看到真实面目,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陈司悬嘱咐。
 

    “另外一个时辰后我要去祥云寺一趟,你们便不用跟着一道了。”
 

    “是。”陈家兄弟应声。
 

    宋墨玉摊上的酱香饼照例被最早来的叶夫子抢先买走,他见了荷叶裹着的糯米饭后也买了一个让打包带走。宋墨玉极力向夫子推销木桶饭“叶夫子,四文钱的木桶饭不考虑一下吗”
 

    叶夫子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不成不成,吃你这饭太费事了。一会该被他们看到了。改日改日,我带个食盒来,劳烦掌柜的给我打包带走才好呢。”
 

    宋墨玉笑着答应。等叶夫子走后,她揭开菜盆的盖子看了看,她今天准备的四个菜是油爆茄子、清炒莴笋丝、肝腰合炒还有一道香辣小鱼干。
 

    云鹤镇临河而建,打渔为生的人家也不少。卖得上价的多是一些一两斤重的大鱼。像宋墨玉做香辣小鱼干用到的这种小鱼,每条不过小拇指粗细。这鱼实在小得可怜,很多人家买回去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又腥又苦。因此渔民都是按照一网兜一网兜地卖。宋墨玉去得早,只花了十文钱便买了两大网兜,能出一大盆菜。
 

    做这香辣小鱼干也不麻烦,就是要先仔细把小鱼的内脏去掉,才不至于吃起来发苦。然后再拿一个勺子把外表的鱼鳞刮干净。
 

    宋墨玉用不趁手这粗制滥造的古代勺子,偷偷从空间里顺了个钢丝球出来一通刮,没一会就把小鱼刮得白白净净的,好似根本没长过鱼鳞。
 

    小鱼处理好后,宋墨玉加了两勺料酒,一勺盐,放入葱结和姜片一块腌制。等腌制得差不多了再放一点面粉抓匀。冷油下锅烧热后依次把腌制好的小鱼放进去煎。等到一面煎到焦黄后才能翻动煎另一面。
 

    宋墨玉先把煎好的小鱼盛到盘子里,然后锅里放油,爆香蒜末、姜末、辣椒碎,小火慢慢炒出红油后再把煎好的小鱼放进去翻炒。一边炒一边加一些酱油、蚝油和一点白砂糖。炒到喷香后放半碗水焖煮慢炖然后大火收汁。当然最后出锅前宋墨玉又放了一些蒜苗。做这些肉食,葱花和蒜苗总是最佳拍档,好吃又增香,互相成就。
 

    盖子一揭开,这小鱼干的香辣味便独领风骚,风头无俩,立时吸引了过桥的学子们。
 

    宋墨玉既然敢摆摊,便自信不怕任何竞争对手。打价格战,她的成本已是最低,除非有人肯亏本做买卖,不然不可能再降价和她竞争。打品类战,她出新品的速度足以让人措手不及。
 

    更何况她推出的这些新品有不少都用到了这里尚未出现的调味料,将食材处理得天衣无缝,完全烹饪成一种全新口味,几乎没有人可以复制成功。
 

    学子们坐在摊边的凳子上,嘴里嚼得这酥脆无比却毫无腥苦味的小鱼干,个个脸上都露出舒服至极的神色。怎么就能做得如此好吃连骨头都是极酥脆极香辣的,下饭,实在下饭
 

    他们吃饭之余还不忘和宋墨玉闲聊。
 

    “小宋掌柜,你如今是每天都有新菜色吗”有人问。
 

    宋墨玉一边打饭一边高声应答“是啊,怎么了”
 

    笑声四起,那人笑道“我日日光顾你家生意,钱袋一天比一天瘪,今日特意在家吃了两个馒头才来。打定主意隔一天再来买,没曾想你这小鱼干又把我拦住了”
 

    “清风兄,何止是你啊,我们全都是”
 

    “说来好玩。我爹见我最近都不在家用早饭,数落我足足数落了一个时辰。于是我昨天特意打包了一份,带回家热了以后给我老爹吃。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了啊”其他人哄笑着捧哏。
 

    “自然是又多给我一倍的早饭钱,叫我再给他打包一份哈哈哈。”
 

    这边欢声笑语不断,钱婶那边却愁云惨淡。昨天好歹还有儿子带着几个同窗照顾生意。今日就儿子自己过来吃了一份饭,至于他那几个同窗都拿书袋罩着头,偷偷绕到宋墨玉的摊子前买吃食去了真是气死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