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大人 作品

71.三张配方

    “邵大人。”宋墨玉站起身迎了迎, 笑容和煦得体。
 

    跟在邵仲平捧着册子的人不免一愣,头回见百姓见了大人这般落落大方的,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邵仲平身为宝陵县主簿, 分管粮马, 税收, 户籍一类, 大概地位就和宋墨玉那个时代的政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 财政局, 税务局,民政局等几大局的局长一样, 掌握着宝陵县的经济命脉。
 

    便是县衙里的人见了他,都不免毕恭毕敬的。
 

    若是寻常百姓商户, 见到邵仲平更免不了紧张得说不出话, 扑通下跪的人也是常有。
 

    但宋墨玉见过不少世面, 还替奶奶参加过企业家座谈会发表讲话, 受过市、区一把手领导接见。如今这不过是小场面。
 

    再者说她和邵仲平在饭馆打过照面, 也算认识了,更没有紧张一说。
 

    “宋掌柜坐。”邵仲平坐到宋墨玉对面, 客气地说,“方才听来报的人说,宋掌柜想租城郊往东十里的荒地”
 

    据他所知那块荒地杂草丛生,根系错综复杂, 导致它们的生命力极其顽强,野火烧过经一场雨后立马又长了起来,简直是见土就长。偏生土地还邦邦硬,生挖硬撬也难以把草籽完全处理干净。
 

    这块荒地要想开垦, 烧荒草,平整地面,处理土壤里随处可见的石块,绝非一年之功,至少也要两三年才能正常耕种农作物。而且远离水源势必得开挖水井。这其中需要的劳力和财力,五年之内能赚回来本都是不可能的。
 

    而且这荒地面积不大,就十五六亩地,实在有些鸡肋。官府懒得抽人力物力去修整,毕竟赔本的买卖,官府也不愿做。日子久了便任由它闲置在那。
 

    没想到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邵仲平正头疼着,宋墨玉便来了。
 

    宋墨玉点点头“对,我想租那块地皮,今天得空来县城,便想来问问是怎么个租法”
 

    邵仲平淡淡地看着宋墨玉,见她语气笃定神情认真不像是玩笑,也认真起来“一般来说,取其地价的十分之三为一年租金。宝陵县城城郊的地皮比云鹤镇可要贵些,一亩地的租金怎么也要三两银子。按照十五亩地算,一年租金四十五两银子。”
 

    宋墨玉听笑了。
 

    她之前让陈司悬帮她置办的水田,因为属于良田,土壤肥沃,一亩地高达十两银子,旱地也要五两银子。买这十二亩水田加上八亩旱地,本来是要花一百五十二两银子的,好在陈司悬记着她的千叮咛万嘱咐,砍价砍掉了五两银子。饶是如此也花费不少。
 

    这一片荒地也敢这么要价,实在有些欺负人了。
 

    她是来跟官府谈生意的,又不是来给官府当肥羊的。
 

    邵仲平这个价,简直把她当冤大头亏她以为跟邵仲平打个照面,能得个友情价。
 

    宋墨玉笑着看向邵仲平,语气平静“邵大人,我是个厨子,也是个生意人。我既然有这个想法,自然是事先了解过的。那片荒地地处偏僻,不管是离县城还是离最近的村子都相隔较远,称得上荒无人烟。在我来问询之前,已经空置了五年之久。五年前那里因为偏僻藏匿过一伙流寇,死过人,所以一直没人敢往那边去,嫌晦气。你按十两银子一亩地的地价算,不知道邵大人打算租给谁呢”
 

    她起身行礼,作势要走。
 

    邵仲平也跟着笑了,反应极快,虚拦了一下“宋掌柜消息倒是灵通。你误会了,我说的是减免政策前的价钱。你诚意十足,我们自然也愿意为宋掌柜行方便。不知道宋掌柜租期是几年”
 

    不管是几年,只要宋墨玉接手,总得规置那片地皮,到时候租期一到,荒地变良田,官府怎么都是划算的。
 

    “租期几年,就要看邵大人的租金是多少了。”宋墨玉也跟着打太极。
 

    邵仲平伸出手比划了一下“一年租金三十两,不知道宋掌柜意下如何”
 

    一年租金三十两,那便是按照一亩地二两银子算的。
 

    虽说比刚才的报价少了十五两,但宋墨玉却摇摇头“邵大人,我并不是非要那块荒地不可的。之所以会来问,一是觉得归属官府有保障,二是那片荒地难得是在一处的,便宜我行事。三是荒地总比田地山林便宜,我可以省下一笔。”
 

    邵仲平身后的人一急,大声说道“宋掌柜,我们大人已经给你少了十五两了,是十五两不是十五钱啊。”
 

    就差直接说宋墨玉得寸进尺了。
 

    宋墨玉却不恼火,继续笑着说“罢了,我这个人讲究眼缘。我看邵大人便很合眼缘,我也很欣赏邵大人的为人。一年租金二十五两,租期十年,不知道邵大人能否做得了这个主”
 

    邵仲平心头一震,定定地看着宋墨玉。这个价钱他倒还真的做得了主“十年宋掌柜此话当真。”
 

    “自然。但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条件。如果租期到后官府想将这块地皮折价售卖,我希望我拥有优先购买权。”
 

    “这个不能立即答复你。”邵仲平道。归属于官府的地皮要想折价售卖,现在一般都是竞价而售,价高者得。他答应了也没用,还得和另外几位商量,最后由匡英州拍板。
 

    “可否问一句,宋掌柜想租这块地皮是作何用处”邵仲平又说。
 

    宋墨玉笑,也不隐瞒“我爹是镇上的屠夫,如今我开了饭馆,所需肉类颇多,便想着在临近的地方开设一个养猪场。”
 

    “养猪场”邵仲平一愣。
 

    宋墨玉把袖子放着的几张纸拿出来。
 

    这些都是她口述,然后让娘亲帮她写的宋家养猪场规划书。
 

    养殖场地大概面积,猪舍建造,排污处理场地,道路,库房,生活区建设,大概的人手投入等一应都有了简单的设想,只等着租到场地后完善然后着手实施。
 

    邵仲平仔细看着,看得出神,这个养猪场要是真能办起来,按照这个规模,他们宝陵县的税收一定能更上一层楼,且不说还能安置不少人口做工
 

    宋墨玉神清气爽地走出县衙时,已经过了大半个时辰。
 

    她没注意到远处有个人影一闪而过。
 

    “墨玉,你急死我了。怎么去了这么久”苏如霜见宋墨玉出来,也不顾什么仪态了,一路从树底下小跑过来。
 

    “谈生意嘛,总得费些口舌。”宋墨玉笑眯眯。
 

    “那谈得如何了”
 

    “七七八八。邵主簿说过几日给我答复,不管成不成都会让人给我捎信。”哪怕邵仲平看到那份规划书后颇有些激动,宋墨玉也不敢把话说满,没签租契之前口头约定也是做不得数的。
 

    “那你现在总可以告诉我你到底谈的什么生意了吧”苏如霜挽着宋墨玉手边走边问。
 

    宋墨玉一脸神秘样“天机不可泄露,到时候再告诉你。要是办不成,我不就丢脸了。”
 

    “你呀,那也好。未成之事不可言,谨慎些好。”
 

    “你等我这么久累不累来的路上这附近好像有卖紫苏饮的,我们吃一盏去。”
 

    紫苏饮是种流传已久的热饮,用紫苏叶在火上隔纸烘焙以后用滚水冲泡成熟水,加一两块冰糖调味后,不仅香气、口感俱佳,还能驱寒开胃。
 

    三文钱一盏,喝完还可以续添,不管男女老少都爱喝。
 

    宋墨玉记得那家卖紫苏饮的店铺旁边,还有一家叫“杏花楼”的糕点铺子,正好去里头看看。
 

    宋家好食每日流水虽多,但伙计们的工钱,食材米面粮油的货款都是一大笔开支,有一部分钱是绝对不能动的。
 

    而等到邵仲平那边传来好消息,她便要一下给出二百五十两银子。且后头开办养猪场,所需花费更多。
 

    她现在需要变现,而卖糕点方子虽说急功近利了些,却是变现最快的办法。
 

    两人还未走多远,却看到有一辆马车正等在她们将走过去的路上。
 

    谢玉树神情肃穆,和他的侄子谢长原站在一块。
 

    “谢伯伯”苏如霜远远看到一下认了出来,她低声朝宋墨玉道,“阿玉,谢伯伯他们是不是在等你”
 

    “应当是吧。”宋墨玉也未避开,只是站在原地。
 

    没一会,谢家叔侄便走上来。
 

    “谢伯伯好。”苏如霜先行了一礼。她家与谢家因祖母缘故有些交情在,礼不可废。
 

    “宋掌柜,如霜侄女也在。”谢玉树脸上是一贯温和的笑,好似他家不曾和宋墨玉闹过什么,“我家的莲花斋便在不远处,只是尚未挂牌,不知道宋掌柜可否赏脸,前往一观。”
 

    谢长原站在谢玉树身后,张了张嘴“宋掌柜,如霜妹妹。”
 

    苏如霜现在一见他就脑仁疼,而宋墨玉根本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谢掌柜,之前我在那条街上见有一幢气派的独立小楼,屋檐和门窗雕有莲花纹样,和我在云鹤镇见过的有些相似。便猜想那会不会是您家的新店。既然如此,便去罢。”或许是今天心情还算好,宋墨玉并没有拒绝。
 

    新的莲花斋大门半开着,里头有人在收拾打扫,想来离开门营业的日子也不远了。
 

    谢玉树在前头领着,走过三道院门后,把宋墨玉领到了一楼的最里头。
 

    这里是莲花斋以后用来制作糕点的工坊。
 

    干净、宽敞,制作糕点的器具一应俱全,可以同时容纳二十多位老师傅做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