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大人 作品

77.板栗焖饭

    砧板上不时有声响传来, 一大块齐整的新鲜五花肉在菜刀银光下,被宋墨玉切成肥瘦相间的大块。
 

    范香兰在旁边帮忙烧火,她见宋墨玉切五花肉块时切得那么大, 眼睛都要瞪圆了。
 

    “范姐, 怎么了你”宋墨玉往旁边一瞥有些不解。
 

    罗芷在旁边哈哈笑“掌柜的,范姐是心疼你肉切得太大块了, 怕我们几个把你吃穷了。要是把你吃穷了, 我们几个上哪找这么好的掌柜去。”和宋墨玉相处久了, 摸清彼此脾性,她说话也随意起来。
 

    范香兰年纪大,心都要揪起来了“掌柜的,不是我说。我家过年吃的都没你这一案板上的肉多。你要不还是切小块些罢, 我们一人尝些味便好。”
 

    他们都是来做工的,过了晌午一人喝了一碗羊肉汤已经是极美, 回去都能跟家人说上半天。
 

    没想到今天晚上掌柜的说不出的高兴,一定要摆一桌。几人都以为都和平常一样,吃一些简单但美味的饭食,但没想到宋墨玉一出手全是硬菜。
 

    这叫她们如何过意得去
 

    沈桂也跟着说“是呀掌柜的,你这做的肉太多了。我在村里时也见过人做红烧肉, 都切得跟指甲盖那么大块,你这一块顶那十块了。”
 

    指甲盖大小的红烧肉宋墨玉确实见过,在大学食堂。食堂阿姨手一抖,连指甲盖那么大点的红烧肉都吃不着几块,全是土豆。有时候甚至还混进去几块神鬼难辨的姜。姜这东西也是神奇, 跟什么菜一起做就长得像什么,尤其和土豆混在一起简直是双胞胎。
 

    土豆,我的土豆。宋墨玉在心里哀嚎, 忍不住想起她种在家里院子里的那一小片土豆再,过不久应该能刨出来了,希望是个大丰收,能一解她对土豆的相思之苦。
 

    宋墨玉想到这里笑了笑“你们放心罢,我心里有数呢。做菜就是求个味美,若是切太小了炖一炖就化没了,没什么吃头。岂不是糟践了这些食材,更违背了我宴请的初心了。”
 

    几人一想到自家掌柜已经是云鹤镇小有名气的“宋大厨”,想必是对厨艺有着自己的坚持的,她说菜该做什么样自然就是什么样,便都不再心疼了。
 

    宋墨玉见锅已经热好,锅里没加一滴油,她直接把切好的五花肉倒进去慢慢煸炒,直到把油给煸出来为止。
 

    当锅里滋滋冒油时,放入姜和适量葱段爆香,五花肉原本的红白色褪去,微焦卷曲,露出诱人的色泽来。
 

    宋墨玉把肉块和多余的油盛出,锅里留底油放入一小把冰糖炒出糖色,然后加干红辣椒、花椒、八角、香叶翻炒出香味,再把五花肉块倒进去翻炒,加一些酱油增色调味。
 

    又另外加了两大勺料酒,倒入没过红烧肉的滚水,盖上锅盖等着小火先煮上小半个时辰。
 

    趁锅灶都在炖煮的时候,宋墨玉决定先把板栗焖饭做了。
 

    “惠惠,香菇泡好了吗”宋墨玉说道。
 

    “师父我来了。”唐惠惠从另一个灶台端着两个盘子过来,一个盘子里是已经切好的香菇丁、红萝卜丁、葱末,另一个盘子则装了板栗。她把盘子放到宋墨玉手边,又想去搬泡好的大米。
 

    “惠惠姐,我来我来。”宋之衡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一溜烟从宋墨玉旁边蹿过去,两手一使力气抱起那个木盆。
 

    唐惠惠惊住,本能地想去把盆抢回来“这是师父让我干的”
 

    只是她声音不大,宋之衡都没听见。
 

    宋墨玉斜了他一眼“你姐我在这辛苦半天了,怎么没见你说我来我来”
 

    宋之衡一鼓作气把那盆大米搬到位,脸在烛火的映照下红了一片“惠惠姐力气小。”
 

    宋墨玉恨不得给他一锅铲“去去去,去找他们抱点柴火进来。”
 

    她用之前煸炒五花肉剩下的一些油,把香菇丁、红萝卜丁、葱头爆香,然后下入用酱油腌过一会的肉末以及新鲜的板栗,总体是肉多多、菜多多、饭适中的比例,把它们炒到变色。
 

    然后直接把泡好的大米放进去,又额外加了一些酱油和盐,倒入滚水以及刚才泡过香菇的香菇水没过食材,盖上锅盖后又在锅沿处围了一圈布。
 

    因为人多,宋墨玉开了两桌席面,男的一桌,女的一桌。两边菜色一模一样,只男的那桌多了两坛子黄酒。
 

    女客那桌放的则是宋墨玉做的甜酒,是用糯米蒸熟加酒药子酿成,满口生津,甜彻心脾,回味无穷。
 

    “饭来了”孙骅和夏俞兄弟俩合力把板栗焖饭的大铁锅抬到桌边。
 

    方才焖饭的过程中,大家已经能闻到香喷喷的板栗香气。
 

    那锅盖一打开,只见铁锅里粒粒米饭仿若晶莹剔透,融合了肉末的油脂、香菇的浓香还有板栗的清甜。
 

    每人碗里舀上两大勺香气扑鼻的板栗焖饭,配上入口即化的红烧肉,香浓味美的炖鸡,再喝上一口羊肉汤,说今日是过年也不为过。
 

    天已经擦黑,街巷里,万大夫和学徒刚从福大娘家出来。
 

    学徒沉沉叹气,步履沉重“师父,那包远”
 

    方才万大夫对福大娘说她丈夫包远只怕就只有几日的时间了,想来都是委婉的说法。看那病症,也许都撑不过今明两天。
 

    而且这病症自古以来便没有治好的特例,万大夫这样从医多年的人能施针为其减免几分痛苦,已是不易了。
 

    眼见一条人命要在眼前消逝,学徒也有些于心不忍。
 

    万大夫更是怅然,走着走着他俩走到一户人家门前停住。学徒一下便认了出来“师父,这好像是宋家”
 

    往年他常陪着万大夫来宋家出诊,虽天色已晚但并不难辨认。
 

    只是不知道已经入夜,宋家里头仍是漆黑一片,一个人都不在。只有门头有一条狗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万大夫仰头看向宋家的屋檐,沉默良久后他道“去宋家好食看看。”
 

    两边的饭桌上好生热闹。
 

    宋飞鸿起头,带着一帮后生行酒令,两坛子酒根本不够他们喝的。
 

    女客那边的桌上则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
 

    范香兰说她的小姑子快出嫁了,许的是迎丰镇上的一个年轻渔夫。闻言宋墨玉差点被一颗板栗噎住“你小姑子不是才十四岁吗”
 

    一桌人看向她“大俞朝例法,十二岁满便可定亲,十四岁即可嫁娶。这是正当时的年纪。”
 

    宋墨玉心里暗自抹汗,她虽穿越来几个月,可在那个世界生活了二十多年,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十四岁就嫁娶,老天爷啊,十四岁刚九年义务教育完吧。正是身体发育,脑力充沛,学习精力最足的时候。这时候去嫁人叫什么事。
 

    难得还有两个人的想法和宋墨玉相似。
 

    一个是只想招赘继承家业的苏如霜,另一个正是二十岁还未成亲的罗芷。
 

    罗芷舀了一勺鸡肉,看着那色泽诱人的鸡肉道“嫁人哪有什么当不当时,横竖不如自己一个人快活。”
 

    范香兰语重心长道“罗芷妹妹,这你便错了。年轻时候不多挑一挑找门好亲事,等到想通了那天再看,便只剩些歪瓜裂枣了。什么鳏夫瘸腿麻子脸的。成亲可是女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这时候就莫要和家里人赌气,还是得早点为自己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