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夏武之祸


                 秦地民众,面临旱灾,逃荒求生,本有东、南、北三路可选。东赴晋地,乃至京城;南行可入天府之国;北走则达南阳之境。

  常理而言,东、南两方应为逃荒首选。

  因其同属大乾国土,或可得到更多庇护。然而,南阳虽与大乾交好,但大旱之际,人心难测,对待流民的态度亦是未知数。

  然夏武之决策,出人意表。他非但未上奏朝廷,组织赈灾,反而派兵封锁东、南两路,阻止流民前往。其意图显然,欲将民众尽数赶往北面。

  夏武或许盘算,流民涌入南阳,将给其带来重压。南阳一旦生乱,他便可趁机出兵。若能攻下南阳,便可将其作为进攻北疆的跳板。届时,南兵北伐,路线将大为改观。最西路不再局限于代水,自南阳出兵,箕谷以西皆成威胁。骑兵可纵横草原,直扑北疆。再结合其他兵马,北疆指日可下,大业可成。

  然而,夏武此举对秦地民众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既遭旱灾之苦,又逢逃荒之难。

  更甚的是,这兵祸竟来自本国之兵。一路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惨状令人目不忍睹。

  秦地民众本已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关于这段历史,后世有《乾书》记载。

  “是岁秦地,旱象惨重,千里赤野,百姓失所而流离。暴武遣兵,阻东行南走之途,唯留北路以通。秦民于兵戈扰攘中,求生无路,但见白骨蔽野,血染原畴。秦地之民,十室九空,久矣难以复振。此乃武之过矣,亦足为后世之殷鉴也。”

  总之就是一个字,惨!实在是太惨了!

  随着涌入南阳之地的流民越来越多,南阳纵然提前储备有粮食,也有些承受不住了,看着越来越多被带到铁路现场的流民,周平玉简直头发发麻。

  随着如潮水般不断涌入南阳的流民日益增多,纵然有提前的储备,南阳的粮食开始压力山大。周平玉站在铁路旁,眼前的凄凉景象令他头皮发麻。成群结队的流民,汇聚于此,其状简直惨不忍睹。

  他走访了解了情况,知道秦地上发生的事情,简直是令人不忍卒视,而这些民众已经好不容易逃到了这里,如果在发生类似易子而食的惨剧,周平玉都觉得自己过不了心里这个坎。

  然而,尽管南阳已提前储备了粮食,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流民群体,这些储备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涌上心头,周平玉立即找到谢青云,着手组织了一支应急队伍,负责在铁路现场维持秩序,并引导流民前往临时安置点。

  同时,他紧急联系周边地区的南阳粮商,出资买米,不计价钱,以确保流民的赈灾口粮不至于断绝。

  与此同时,周平玉还连续给白羽飞鸽传书,上报南阳的实际情况,请求北疆派遣赈灾官员和调拨更多的赈灾物资。

  白羽和夏芷安在连续接到周平玉的传书后,震惊之情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