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不速之客


                 王府内的气氛依旧热烈,电话所带来的新奇体验让每个人都沉浸其中,宝萱凑到白羽身边,满怀期待地问:“白大哥,你说我们北疆要人人通上电话,需要多长时间?三个月的时间够吗?”

  白羽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他看着宝萱那认真的表情,知道她不是在开玩笑。他深吸了一口气,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解释道:“宝萱啊,电话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不仅仅是铺设线路和安装电话机那么简单。”

  “北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包括山地、草原、沙漠等多种地貌。在这样的环境下铺设电话线路,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后期维护也是一大挑战。”

  “其次,随着电话用户的增加,线路的容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如何确保在高峰时段所有用户都能获得稳定、清晰的通话质量,是线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此外,长距离传输中的信号衰减和干扰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此外,在大规模铺设电话线路时,需要高效、可靠的交换机来支持大量的通话和数据传输。”

  宝萱听着白羽的话,脸上的兴奋劲儿渐渐退去,她不禁问道:“那白大哥,你觉得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真正实现电话的普及呢?”

  白羽叹气道:“慢慢来吧,先把关键几个地方的通信解决再说吧。”

  实际上,架设线路倒也还好,关键是交换机。

  当然简单的交换机,他也可以随时做出来,就像在历史上,第一台交换机的发明者是美帝一家殡仪馆的老板,因为对电话局接线员的不满而发誓要发明一种不需要话务员接线的自动接线设备,从1889年到1891年,他潜心研究并成功发明了“步进制自动电话接线器”,那时候甲午战争还没有开始。

  白羽要做一个类似东西还是很简单的,至于以后的电子交换机,现在北疆还无法达到。

  比较起来,现在北疆的技术大概相当于西方的18世纪中叶,有些地方落后一点,有些领域更先进一些,这也是因为有白羽的存在,所以科技的发展很不平衡。

  有时候白羽想一想,就觉得北疆的根基还不够稳,一是发展的太快了,科技看似普及,但实际上还远远没有到深入人心的地步。

  北疆原来的老市民好一些,新迁徙过来的人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改变思想。

  其实随着秦地新迁移人口的落户,北疆是面临着许许多多问题的,最近就涌现出不少,比如当地宗族势力的反弹,阻止女子入学接受教育等等不一而足。

  白羽明白,人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并不会因为搬过来就自动变好,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看来有必要准备一次大规模的科普,然后大力兴建基础学堂,让子女教育跟他们的福利挂钩,看他们谁还阻挠?

  接下来的日子,白羽就做了一个小型的自动交换机,然后把北都市内几个主要地方的电话架了起来,比如北疆军几个大营,重要的武器工坊、商号、林家医馆,当然还有宝萱的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