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偷换概念

“这当然不会喜欢啊!正经人谁能接受这样的生活?”俞知国闻言,急忙摇了摇头,随后他又是话锋一转,“可是,章毅说,底层人活着就仅仅只是为了活着。

 那些废土上的人,生活的其实连底层人都不如呢。而且他还说......你不也同样搞极刑么?而且......”

 最后那段话是越说越小声,几乎都变成了自言自语的嘀咕。不过林少瑾还是听到了。

 那句话说的是——而且,其实论起来,天空之城才有合法的修订适应地方的法案的权力,武安是没有的,所以,真论起来,武安才是违规的那个。

 “唉。”听到这话,林少瑾不由得长叹一口气,“俞知国同志,我还是那句话,这就是偷换概念。

 他说,他小时候生活条件差,所以天空之城的人就得向他看齐。所以,废土的居民们,只要能活着就好了。

 但,这句话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以过去的时代眼光,去判断当下的事物发展。

 我也同样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甚至说,我比章总工他对‘底层’这个概念了解的更深刻一些。

 先说说关于章毅的“苦难”理论。

 俞知国同志,我举个例子。难道说,就因为19世纪的工人们每天都要上16个小时的班次,所以在20世纪,上14小时班次就要感恩了吗?

 19世纪的工人一天能买得起一杯牛奶和一片面包就是好日子了,可在20世纪,这算个屁?人民想要的不只是面包了。

 当时19世纪的社会还有雇佣童工的行为,以及鞭挞工人的行为。而在这么多困苦的社会环境下,人民还能继续生活下去,

 所以我们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人民,就应该这样过日子吗?

 又或者说,就因为12小时班次已经比16小时班次更人性化了许多,所以我们就要放弃8小时班次,就这么接着继续上12小时班次算了吧?

 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切都是要向着更好的方向去进步的。”

 “嗯,我大概懂了。”俞知国点点头附和道。

 林少瑾见状,继续说道:

 “那我再说说,章毅模式为什么一定会失败。

 你觉得为什么现代社会不会再退回19世纪、20世纪那种生活状况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生产力和教育的问题。

 以及,习惯的问题。

 当好日子过久了,自然就不会再想过穷苦日子了。谁能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自然会拥护他。谁让人民受苦受难,那人民就一定会将他拉下高台!

 19、20世纪的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且因为社会生产力的问题。那时候基本上所有平民老百姓都是这么个苦日子,有的甚至比工人更苦。

 所以他们是能接受高强度的工作的,可这事要是放在21世纪,谁要把16小时工作制拉出来,那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21世纪的人,早就习惯8小时工作制,另加4小时加班时间了。工作制度都受不了,更别说让他们领取19世纪那种极低的薪酬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