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各自的目标(第2页)

至于乱糟糟的关系这事,反正谁军衔大谁就有理呗,真要说起来,都是一个系统的。名义上林少瑾是所长,实际上那个职位第一没有经过市级人大投票,第二又没有上面的直属任命,所以就是个虚职。

真正说靠得住的,有官方认证的,也就是林少瑾的军衔了。少校这个军衔是271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能给的最高的军衔,再往上就要军委审批了。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林少瑾就是271的人。同时,林少瑾又管理武安,按照这个逻辑,那么,武安就是271的下级机构。他何海是武安的人,因此,他也是271的人。

没毛病,一点毛病都没有。只不过实际说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既然没有问题,那现在就开始行动吧。”271说,“本来我也没打算让你们这支新兵队伍去搞什么高难度的实战,现在去侦查太湖再磨练磨练一下团队也是极好的。”

......

夜深,苏区的废土上一个魅影不断地闪烁着,他的每一步都十分地轻盈,并且精准无误地落在最佳的潜藏地点上。

如果说沪区的建筑大多数都是高楼大厦,那么在苏区,这里的建筑大多数都是低矮的平房。并不是说苏区在战前的发展十分落后,而是其特有的城市文化决定的。

忙活了一个多世纪的华夏人在攒足了劲到处建高楼之后回过头来才发现,其实高楼,并不是繁华的象征。真正的繁华是科技、生产力和经济。

而苏区正是将这一点彻底贯彻到底,在战前这些平房里居住着的大多数都是小老板、科研人员、文学者等等,作为华夏人均gdp最高的城市,这里的繁华独一无二。

不过,在核战后,这里的荒凉感和末世感比之沪区要更为浓重一些。

被炸毁的低矮平房加上大平原的属性使得这里的视野极佳,在天气较好的时候,只需稍微登上一块建筑物的残片便能眺望几乎整个苏区的情况。

“真tm的平。”271心中默默吐槽了一句,他是赣省人,虽说早就知道长江中下游平原很平,但这么平的情况他倒还是第一次见。

收起心中的思绪,他又跃动几步,忽地身影一闪,彻底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如果说特战队员们要实现光学隐身必须穿着外骨骼装甲,那么对于271来说,这就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消声模块和光学隐身模块早在改造的时候就已经与他的神经相连接了,只要他想,他就能任意地潜入任何国际防护标准在橙等级以及橙级以下的地区,并且不被发现。

因为他没有心跳,也没有体温,更没有体味。无论是高科技的侦测技术,还是靠着警犬、军犬等动物,都无法发现他。

而这,也是他屡立奇功的最佳依仗。

“到了。”他心中默念一句,目光紧紧地盯着眼前的白色半球形建筑。

倘若在战前,要想不靠导航发现这里还是颇有难度的,先不说其方圆10km内都是军事禁区,其次这个建筑建造的位置也很特殊。

它处在一个自然保护区的最内层,周围都是密林和杂草,在战前这就是最佳的保护掩体。

不过,现在那些密林和杂草都被核弹的烈焰和冲击波焚毁殆尽了,加上苏区大平原的属性,只要稍微站的高一点点,就能很快地找到这个地方。

这个半球形建筑不是别的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它就是苏区的孤星城,或者说孤星避难所——漕湖湿地生物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