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共进午膳-下

在四处漏风的听雨轩里,李泓暄和杨芸儿沉浸式地体验到了秋的萧瑟与风的刺骨。

 两人都很冷,但谁都没有说出口,且双方保持了礼貌的社交距离。

 其实,杨芸儿也有些后悔把今天的谈判地点选在这样透风的地方。上辈子她曾多次参与公司冬季户外聚餐,有了几个漂亮的户外取暖器,抗衡冷风是没有问题的。

 可如今,她低估了没有温室效应干扰下古代原生态的寒冷,同时也高估了原始炭盆取暖的燃烧效率。她不得不承认,身为一个半路而来的穿越者,很多事情缺乏经验。

 但,既然已做了选择,她就必须咬牙坚持到底。今天一定得从李泓暄这头羊身上,狠狠薅下一把毛。

 拨霞供的小火苗在风中挣扎,映在杨芸儿眼眸中,格外明亮。杨芸儿露出标准的八颗牙微笑,看着对面微微有些发抖的小老板,开始了今天的陈述:

 “王爷,你知道我为何要将午膳安排在这里吗?”

 李泓暄磨了一下后槽牙,凝眸皱眉。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为着侧妃的面子,简单赏一顿午宴,还要挨冻。

 因毫无思想准备,他一进门就很自然地脱了毛斗篷。他里面穿的衣服虽用料上乘,能够衬托出他的风姿俊朗。可只适合在暖阁那样的环境,今天这个过于通透的场景实在不够厚实。

 李泓暄早冷得有些发颤,可他是男人,不能怕冷。见杨芸儿并未嫌冷关窗,他便也不开口,愣是死扛着没再披上他那件漂亮的靛青镶边淡青绸面出风毛斗篷。

 此刻见杨芸儿主动提及,英俊冻人的他眸色一冷,心道快说吧,本王听着呢,别吊胃口了!再不说本王的心就要冻成冰了!

 李泓暄不答,杨芸儿也不等他,设问开场,只为引起兴趣,激发思考。

 “王爷,我觉得如今我的处境正如这屋子,看着风雅精致,实则是四处漏风。”

 杨芸儿贴心地给李老板斟满一杯酒,恭敬奉上。

 “王爷,您也发现了我身边丫鬟们各有心思。陪嫁的那几个是杨府精心挑选过的,杨府那边的心思,我不说,王爷也一定猜到了。我既然要替王爷稳住杨府,就不好立即打发了这些丫鬟。我身边那个杨嬷嬷本就是替杨府看着我的,暂时也不能与她撕破脸。”

 “至于王府给我的仆妇,之前因为闹事已散了一大半,留下来的要么资历尚浅还需调教,要么就如刚才您见到的那个,也不知道暗藏着什么心思。我今日当面把话和王爷摊开来讲,是想坦诚告知王爷我的难处。”

 说着,杨芸儿收起标准微笑,换上了一副愁苦表情。她指了指四周洞开的门窗,苦笑道:“即便是与王爷说几句体己话,还得找这么个通透之处,小心防范隔墙有耳。”

 其实,她后面本还有一句,但到底忍住没有说出来。在杨芸儿看来,王府透风的情况,并不止她这个小院。随便出门一趟就能遇到指派的马夫被收买的情况,可见这王府内问题不止一点点。不过王府的事不消她管,今天她奔着薅羊毛来的,可不能下了羊老板的面子。

 李泓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身上稍暖,定定地看着杨芸儿神情变化,他依旧对这个女子心存防备,此刻却不得不承认对方的话还是有着几分坦诚在里头。

 看来自己一开始确实误会了她。几次接触下来,侧妃应该是个实在人,只是有时爱讲大道理令人生厌,有时候说话做事太过耿直,不符合大家闺秀风范。心思倒确实不算坏。

 “本王谢谢你的提醒,我自会当心。”

 “其实我也想着替王爷解决杨府那三个麻烦。”杨芸儿停了一停,颇为为难地看着李泓暄。

 “但我想得是,她们和我一样都是被杨府操控的棋子,本都是美好的青春少女,却偏要成为权贵交易的筹码。可怜她们在杨府受训的时间比我长,受杨府影响更深,我得慢慢劝解,来日时机成熟,我想给她们寻了好人家,给每人准备一副嫁妆,送她们出去过自由自在的体面日子。”

 说到这里,杨芸儿又停了一停,接下来准备上重点了。

 向老板要预算,首先得立项,有了花钱的理由,才能顺利剪出老板的羊毛。

 杨芸儿对李泓暄这样泡在男权思想里长大的男子也是心有防范,不敢轻易泄露了将来她想做女老板或者成为女地主的梦想。

 杨芸儿用眼神仔细观察李泓暄的表情,对方若有所思,并未反对,杨芸儿就接着说道:

 “可我现在太难了。您进来时曾讽刺我是否嫌弃王府给的月例银子不够,说出来只怕王爷笑话,王府的月例银子我可是摸都没有摸到过。包括杨府的嫁妆银子,全部都收在杨嬷嬷手里。她拿捏着这院里的所有银钱,丫鬟们自然都听她的。我想把人劝过来,只得靠两片嘴皮子。连个空头许诺都不敢给。有心给她们找好去处,准备嫁妆,可实在是……”

 杨芸儿苦笑一声,继续给李泓暄斟酒。这回李泓暄很自然地接着喝了。

 “别的高门嫁女,都有陪嫁的铺子和田地,但杨府待我敷衍,虽然十里红妆,家具摆设,这些面子上的都给足了,可里头过日子的进项一概没有,就是压箱底的几百两银子,也全在杨嬷嬷手里,我根本就不能肖想。也就是今日酒后能放肆和王爷这么一说,我首饰丢了,连自己想去买一件新的,都做不了主。”

 说着,杨芸儿自斟自饮,也来了一杯。喝完,将酒杯重重放在桌上。

 这个动作让李泓暄一愣,他是见识过王美人撒娇要头面要银钱样子的,但眼前这个小侧妃一点没有撒娇的痕迹,倒是更像与自己吐苦水的兄弟,或者是亲近的下属。

 杨芸儿还在继续说:“王爷说我小门小户没什么见识,这也是实话,我本不是金尊玉贵锦绣堆里长大的,也习惯了过苦日子。伺候的仆妇太多,我不习惯,所以想着不若打发了清净,有些扫洒整理的活计,我自己能干。能节约一点是一点,哪怕银钱不到我手里。”

 李泓暄盯着杨芸儿,但杨芸儿的目光看向窗外风中发抖的芭蕉与蔷薇枯枝,她仿佛真的只是在和朋友谈心,与自己丝毫没有任何眼神交流,更不用说眼神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