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龙六世 作品

第98章 放纵(四)工业之城——红城

国庆节的第五天,我和老狂决定到访红城市。去领略这座工业之城的独特之处。

 说句实话,到金刚州市生活了这么多年,真的还没有好好的游览过这座美丽的生态之城呢!这几天以来,到达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别致的风景,看到了城市的繁荣。而今天将去往这座城市崛起的地方,因重工业而兴起的红城市。

 红城市,位于金刚州市最西部,南部与以轻工业出名的金城市接壤,北部紧挨山城摩林市,东部分别与金山区、金龙区、金环区相接壤。是一个坐拥130余万人口的县级大市。其外文名也有专属的独特的称呼,并非单纯的“red town”直译,也不是拼音“hongcheng”,而是独具特色的“hongtown”。这个称呼不只是这座城市的外文名,同时也是国产汽车红城的注册车标之一。

 既然是要去外面玩,并且还是到访工业之城,那么穿什么好呢——出门之前,先着装打扮一番,关闭房门,老狂依旧在外面静心等候。

 站在衣柜前,我仔细挑选着今天的穿着。既然是探访工业之城,我想穿得既符合场合又不失时尚感。最终,我选择了唯一的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它的剪裁简洁大方,能够凸显出我的身材线条。裙子的长度刚好到膝盖,既不会显得过于正式,也不会过于随意。至于鞋子,我考虑了很久。最终,我决定穿一双黑色的平底鞋,既舒适又百搭。鞋子的皮质柔软,走起路来非常轻松。

 除了基本的穿着外,化妆什么的依然免去,只需要淡淡的涂一层护手霜,防止在这个天干物燥的世界手指开裂。配饰什么的,当然是轻轻拿起摆放在床头柜上的那枚亮闪闪的婚戒,往左手无名指上一戴,便是我全部的打扮。

 轻轻提起裙子,走到镜子前,再次审视自己的穿着。白色的连衣裙与我的肤色相衬,显得我更加白皙。裙子上的褶皱设计增添了几分优雅,而腰间的细带则恰到好处地勾勒出我的腰线。

 脚上的黑色平底鞋舒适而稳重,与连衣裙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为整体造型增添了一抹亮点。鞋面上的简约线条与我的耳环相呼应,使得整个穿搭更加和谐统一。

 发型上,依然是那头披头散发的微卷披肩发。

 完美。开房门,准备出门。此行从我们家的方向坐地铁去往红城市就不太方便了。目的地第一汽车园区位于红城城区最西部,没有直达那里的地铁线,需要转线太过麻烦。那么,不妨打一辆随叫随到的滴滴飞车。

 全程46公里,滴滴飞车57元。

 当我们乘坐的滴滴飞车缓缓升空,我瞬间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整个红城市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工业棋盘,高楼大厦与工厂车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很多年以前,这些工厂早已实现了全机械化,外面看不见任何一个人。

 飞越繁华的市区,来到工厂区。只见厂房巍峨耸立。从高空俯瞰,只见各种机械臂在精准地操作着,整个生产过程井然有序,没有任何人力介入。我被这种高科技的生产方式所震撼,感叹人类智慧的伟大。

 随着滴滴飞车缓缓降落在一处观景台上,我和老狂走下车,欣赏着这片机械化的工厂区。虽然看不见工人的身影,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已经融入了这些机器之中,让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在工业区外围欣赏完大体样貌后,当然是前往第一汽车城产业园区历史文化博物馆,去亲眼见证大国汽车的发展史。

 展厅内,主要有两个展区,一个是历史文献展区,另一个是汽车展区。历史文献展区无非就是密密麻麻的历史文献和一些老照片的配图,没什么好说的。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展区。

 我们漫步在宽敞的汽车展区,仿佛置身于一个汽车博物馆。一辆辆古董老爷车整齐地排列着,它们的车身闪烁着岁月的痕迹,却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迫不及待地走到每一辆老爷车前,仔细观察着它们独特的造型和细节。

 在古董老爷车不远处,排列着的是国产车系的等比例模型。从红城h1系到h1000系,t100系到t1600系,金城01系到56系,光复QA770系到QAL47系……各类国产汽车应有尽有,这是对国系车发展史的最好印证。100多年来,汽车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这里所展出的汽车模型,据说是全世界最多的,总共多达7000余款,光是国产车系就拥有近700款,占比10%的国产车模,几乎是国内所有经典车系的全部。

 打开相机,在每一辆车前打卡拍照。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我和这些车的亲密接触,也记录着我对汽车工业的热爱与敬仰。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力求将每一辆车的风采都完美地呈现在镜头中。

 在拍照的过程中,我不断感叹着这些汽车的经典与美丽。它们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时代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每一张照片都将成为我珍贵的回忆,让我永远铭记这次难忘的旅行。

 离开汽车展区后,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附近的古董车体验区。此时已经差不多11点了,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正是体验古董车的绝佳时机。

 一进入体验区,眼前便停放着几辆红城汽车第一代车h1。它们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采。车身线条流畅,造型经典,让人一见倾心。

 微信支付50元,就可以进入车内亲自体验。

 我迫不及待地走向其中一辆h1,打开车门,坐进了驾驶座。车内设施古朴而精致,每一处都透露着当年的模样。虽然尺寸不到四米,但车内空间却出奇地宽敞,六座小轿车的设计让人惊叹不已。

 我启动了车辆,那熟悉的燃油动力声响起,仿佛带我穿越到了那个年代。我轻轻踩下油门,车辆缓缓驶出体验区,开始在宽敞的道路上行驶。

 老狂也驾驶着另一辆h1,我们并排行驶,感受着古董车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行驶过程中,我们不时交流着驾驶感受,分享着对这些古董车的喜爱和敬意。

 体验区内,是一个等比例复刻的老式街区。复古的街道、特色的建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年代。在合法区域路段,我们可以来一场老爷车飙车之旅,如此板扎!

 随着引擎的轰鸣,我们纷纷驶入街道。街道两旁的风景迅速倒退,车速逐渐加快,风从车窗吹进来,带着一丝丝凉意。我紧握着方向盘,感受着古董车独特的操控感,享受着飙车带来的刺激与快感。

 在几乎跑不快的城区街道上来一局极限飙车,完全是不一样的体验。和之前与老狂一起去国际汽车城的那种赛道竞速不同,这里的每一个弯道,几乎都是老师街区的90度垂直弯道,过弯难度更大。与此同时,我还惊讶的发现,原来这里就是乱世车神中车城街区这一地图的原型。

 不妨,我的车技虽然说无法和专业的赛车手相比,但基本的飙车技术还是有一点的。拉手刹,侧滑入弯,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

 亲自上车体验一回才终于知道,原来这款车的手感其实不太行。首先当然是方向盘太过沉重,转向不太灵活。其次是车身较高,稳定性很低,刚才的侧滑漂移就险些一个甩尾飞到人行街道上。第三是,发动机噪音过大,油耗过高。这也是这款车在燃油时代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不过,作为初代国产车,其具有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为后来的国内汽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大国工业奇迹的见证。在那个技术封锁的时代,大国工匠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研发出了这一款第一代国产汽车。

 然而,同样的车,同样的配置,对于老狂而言,简直是轻松拿捏。在他那里,方向盘过重,车身不稳等一系列问题就不是个事。

 同样是一起起步,一起进入街区。同样是19.9的百公里加速。他却可以轻轻松松在一个弯道之后,就将我远远甩在后面。

 即使我一路追赶,侧滑漂移,极限过弯,高速出弯,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全都用上了,可还是连他的尾灯都看不到。

 整个街区的赛区路段不是太长,来回一圈将近四公里。

 绕一圈,回到起点的那一刻,测试仪标出了我的成绩:平均配速57公里每小时,用时4分12秒04。我的成绩显示完后,屏幕上的数字开始滑动,出现了另一个数据:平均配速74公里每小时,用时,2分59秒83。毫无疑问,后面的一组自然是老狂开出的成绩。简直太可怕了,同样的车,同样的赛道,我居然落后他整整一分多钟。

 跑完这一圈,切身体验了一次在街区竞速的魅力,缓缓驱车驶回原位停放好。

 而令我无语的是,当我下车那一刻,居然看见老狂在那里扫码付款。凑过去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他刚才飙的过猛,油耗太大,被要求加付20元。

 呵呵,多付20元就多付20元呗。开的尽兴,玩的开心,足矣。

 将车停回原位后,我们步行前往一公里外的厂区员工食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上,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一丝丝清凉。

 随着步伐的迈进,我们逐渐靠近那个旧时代的厂区。周围的建筑和设施都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仿佛时光在这里凝固,让我们能够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

 走进员工食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餐桌和椅子,虽然显得有些陈旧,但却干净整洁。食堂的墙壁上挂着一些旧时的照片和标语,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

 踏入旧时代的厂区员工食堂后,一股朴实而略显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饭菜,不同于现代餐厅的精致与丰盛,却蕴含着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