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A 作品

第36章 祸不单行(第2页)

 “嗨,你们怎么不一块来,国资委的同志刚走。”

 兴邦一愣。国资委汇报沿海开发集团的事,他这个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居然不知道。

 “王省长,我们的方案还没成熟,国资委怎么能上报呢?”

 “那你们是怎么沟通的!我的时间很紧,马上还有个会。”

 王龙武已经站起来拿着茶杯和笔记本出门了。

 “就一分钟,我们已经聘请了沪申银证券公司作为我们沿海开发集团的辅导顾问,先把当先房地产开发公司辅导上市。作为我们集团公司的资本市场品牌形象。”

 王龙武已经到楼下车前了,他拉开车门笑着跟兴邦说。

 “兴邦同志,你也要跟我一块去开会嘛?”

 “没有,没有,省长请上车。”兴邦尴尬异常。

 曹爽拍了拍兴邦的肩膀,上了前面的副驾。他现在是王龙武的专职秘书。

 “你这个兄弟,总是特立独行。”

 “王省长,他可能也是太急迫了,有点急功近利。”

 “哼,一个厅级干部的,连常委会的意见都敢驳斥,他以为他是谁!”

 曹爽没敢接这个话茬,看起来兴邦的处境不妙。

 第二天,省委组织部一纸命令,沿海开发集团空降一名党委书记,这个人兴邦很熟悉,杨卫方,比他小两岁。官场人称小煞星,凡是跟他搭档过的都进去了或跳楼了,他却步步平步青云。

 李斯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担忧。

 “董事长,我怎么感觉这是专门给你挑了一个搅局者呢,那可不是个善茬。”

 “哈哈,卫方同志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来了正好加强我们沿海集团的力量。”

 “董事长还是要早做打算,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咱只要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剩下的交给组织去判定好了。”

 话虽这么说,兴邦心里还是堵着一堵气。这是干什么嘛,集团更换这么重要一个领导,居然没有一个人事先跟他通个气。

 杨卫方来的很快,当天下午就开着一辆崭新的本田雅阁到了沿海集团。杨卫方穿着一身藏青色的西服很干练,很热情的和兴邦握手。集团召集处级以上干部大会欢迎这个新党委书记。

 “同志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们集团公司的发展,给我们派来了一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委书记。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杨卫方同志。”

 杨卫方站起来,走到演讲台上。

 “同志们,省委派我来就是来配合在座的各位加强党对公司的领导,公司近期改革进程中贯彻省委战略意图不坚决,有些事情处理的太唐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兴邦的脸色很难看,杨卫方接下来说了什么他已经听不下去了。

 散会后,当先房产开发公司的柳岩来找他。

 “董事长,国资委刚刚批准了杨卫方提名的任命,空降了我们公司一名党委书记。还要求我们赶紧上报公司改革处置方案。”

 “妈的,我们前面冲锋,他们在背后捅刀。”

 “我们该怎么办?”

 “你是集团董事会任命的,你只执行董事会决定,没有董事会会议决策,你不要轻举妄动。”

 “好的董事长。”

 李斯把心事重重的柳岩送到楼下。回来后跟兴邦说。

 “董事长,杨卫方这小子不地道啊。”

 兴邦赶紧示意李斯不要说了。

 “他忙他的,我们忙我们的。”

 于洋打电话过来,说可以合资。

 “好,我们起草了一个文件,你们抓紧签,这个要立即报上去。”

 柳青很快就把文件签了,亲自给兴邦送来。

 “宗董事长,签了这个文件,我们五星集团的命就交到你手里了,不成功我们以后在江南省就没饭吃了。”

 “我们都是背水一战!”

 沿海集团关于当先房地产开发公司合资做大做强冲击上市的报告递上去石沉大海。

 打电话给曹爽,曹爽说在王龙武案头上放了三天了,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压下来了。

 “本来我不该说这话的,王省长这条路走不通!”

 “感谢兄弟!有情后补了。”

 兴邦又给陈季打电话。

 “兴邦啊,我现在这个办公厅主任是待业,文件根本送不到林伟泽书记那里去,你得理解。”

 没有办法,兴邦去了一趟高强家。高强很挠头。

 “兴邦哥,现在很复杂,你的报告打不上去的,把你那个稿子给我,看有时间么,我私下给赵荣炳省长看看。”

 第二天会议期间,趁着省长上卫生间的功夫,高强把报告给了省长。

 “沿海集团现在很困难,想自救,方式很新颖,省长是不是看一眼他们的报告。”

 赵荣炳眉毛一扬,“哦!”

 还是收了报告,让省政策研究室研究。

 赵安退休后第一次回故乡探亲。他的家乡在台东县。

 台东县经济不好,企业少,没什么看头,台东县委计划安排赵老参观当地沿海开发的围垦公司。打电话到公司来看看公司能安排一下,公司董秘给李斯汇报时,李斯一愣。

 “赵安?赵老?”

 “我不太清楚,台东县委也没说清啊。”

 “你抓紧落实。”

 李斯跑去给兴邦汇报。兴邦也是一愣。

 “这可不是小事。把电话接到我这边来。”

 “喂,我是宗兴邦,……哦,配合,这个你放心,我亲自去,对!”

 挂了电话,兴邦兴奋的直拍桌子。

 “赵老来,我们沿海开发集团改革有希望了,这事在集团内要严格保密,到时就你我去。我们把改革方案让赵老看看。”

 “恐怕我们做不了主。赵老行程省里肯定有安排。”

 “嗨瞎,只要进了我的一亩三分地,还不是咱说了算嘛!”

 “那好吧,你的胆子真大!”

 “为了集团的未来,我也没办法,只好赌一把了。”

 果然第二天,省委办公厅来电话把参观沿海开发集团的行程给灭掉了。

 李斯来请示兴邦。

 “董事长,我们还去不去台东县?”

 “当然要去了,我们去台东围垦公司检查工作,今天连夜赶过去。”

 四个多小时的奔波,在火红的晚霞中,兴邦站在了方塘河大桥上。

 四十万亩的垦田匡围堰在整个东海岸蜿蜒望不到边。

 海风劲吹。吹的李斯有点头疼。

 “这风太大了。”

 “你说对了,这风也是宝贵的资源,以后这里将树立我们的风力发电机,搞风光互补发电。已经委托龙云教授牵头有关企业在做了。龙云你认识的。”

 “李萍的爸爸嘛。”

 围垦基地的领导赵恒听说集团董事长来了,赶紧来迎接。

 “董事长,董秘办没通知我们公司您来了。”

 “来看看。”

 “到公司办公室吧,这里的海风实在是太大了。”

 “好,前面的龙王古寺离公司多远?”

 “不到六公里,我就是黄海村的,村旁就是龙王古寺。”

 “那太巧了。赵老和你是一个村的啊。”

 “是啊。”

 “公司和村里联系密切么,对村里有什么贡献?”

 “村书记经常在农闲时到公司来揽些小活。”

 “公司要带领周边农村致富唻,你去把村书记叫过来,我们要加大和村里互动,给予更大的扶持力度,谈谈合作的事。”

 “好的。”

 赵恒喜不自禁,他一直担心给予黄海村太多项目让人议论,毕竟自己是村里人。现在好了,集团董事长亲自布置这个事,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嘛。

 村书记赵闻之一听有好事赶紧过来了。

 兴邦一把握住赵闻之的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是一路之隔的邻居,你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我们要相互帮扶,走共富的路子。”

 “那感情好,还望贵公司多给我们一点工程干干。”

 “不仅仅是工程了,老兄,我们还要放出一片地给你们来种田。”

 兴邦指着离龙王古寺最近的一块垦田说。

 “给你们村一块两千亩农田种水稻。”

 “那太好了,不过这里不适合种水稻吧,碱性太大。”

 “我们公司有一种新产品,海水稻,正在中科院和海洋大学优化选种,免费给你们提供种子种。”

 “那我们村四百口子老少爷们要感谢你这个大恩人呐。”

 “别感谢,既然是合作我们也是有条件的。”

 兴邦单独把赵闻之叫到里屋给他说了半天。

 “宗老总,这个简单,明天我一定能办到。”

 第二天,沿海大道通往古龙王寺的必经之路上,新树立一个大大的宣传牌。最上面大书了十二个字:

 做强沿海开发,打造海洋牧场

 下面一行略微小点的字:

 立足台东,服务上海,带动沿海十八县

 门头上一块横匾牌匾:围垦公司黄海村共富共建基地

 省委一队车队往古龙王寺去的路上,每个人都看见了这块雄心壮志的牌匾。

 林伟泽心里一愣。这宗兴邦楞头小子要搞事。

 车队并没有停留,直接开进了古龙王寺和黄海村。

 赵安下了车。

 “到家了!”

 他已经四十年没回家乡了,很激动,和宗亲故旧续续旧,吃吃饭。慰藉了思乡之苦。

 家乡已经发生了巨变,只要古龙王寺依旧。赵安又去了古寺里参观了一下。坐在寺前的古石凳上休息的时候,赵安看着对面的大牌子笑了。

 “口气不小哦!”

 赵闻之赶紧凑过来汇报。

 “赵老,对面有我们村一块2000亩地唻,沿海集团免费送给我们种一种海水稻。”

 “海水稻?”

 “是呀,您看看去?就在路对过。”

 林伟泽赶紧说到。

 “赵安累了吧,行程里没这个安排啊。咱回吧,风大。”

 “看看吧。我小时候经常在对面的泥潭地里摸鱼摸虾。”

 刚过路口,宗兴邦就笑眯眯的从门后面出来。

 “这不巧了么,没想到在这里碰见赵老了,赵老还认得出我嘛?”

 “哎,你这毛头小伙子很面熟唻。”

 “能不熟嘛,我在鹿呦山农场读过几年书唻,我是泇水的宗兴邦。翟柏涛的内侄。”

 “哦,我想起来了,那时候你还是光屁孩子唻。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我是沿海开发集团的董事长。来建设江南省的新边疆,开拓海洋牧场。”

 “建设新边疆好!”

 “赵老听听我们的方案?”

 “听一听。”

 “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强沿海开发,打造海洋牧场。我们的办法就是‘两拳头一脚’。”

 “说说你的两拳一脚。”

 “两拳就是两个平台,一个是围垦企业群体,负责向海要地,开发海洋牧场,搞旅游开发;另一个拳头是资产管理企业群体,负责集团资金管理调配。围垦负责干活,资管负责找钱。”

 “现在都困难啊,你们摊子铺这么大,钱从哪里来?

 “赵老问的直中要害。钱就从我们这一脚来,我们要一脚踹开资本市场的大门,把钱融进来。我们有个方案,把我们的当先房地产开发公司同金陵市五星集团合资为一家公司,聘请上海沪申银证券公司作为辅导,发行股票,拿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好,有气魄。”

 “这是我们的方案。”

 赵安接过来,翻了翻。

 “伟泽啊,这个方案你们看了没有?”

 林伟泽满脸通红,他转脸看赵荣炳。

 赵荣炳赶紧过来。

 “赵老,伟泽同志很关注这个事,我们省政策研究室研究了,觉得方案可行。”

 “好呀。虽然我退了,我还是要讲一句!既然研究过了,可行就赶紧办,我们搞开发建设不能停,我们已经等不起了。”

 “马上办。”

 林伟泽当即在报告上写到:拟原则同意,请沿海开发集团加快办理。林伟泽。10/10/1991年。

 兴邦接过报告的时候,林伟泽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说了一句。

 “兴邦同志很能干啊!”

 “都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好。”

 “赵老,今天在围垦吃个便饭吧?”

 “不了,我该回去了,我一天不回去,你们一天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