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A 作品

第54章 质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江南地区迎来了连绵的阴雨天。梅子正熟,故称时雨为“梅雨”。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高湿高热的气候让人浑身湿黏黏的,兴邦正兴高采烈地坐在办公椅上跟田亮亮通话。

 “宗书记,为了雨季不停工,我们把新城镇的工地先建设排水大沟,地面也都硬化了一遍,即使再大的雨也不影响我们施工。”

 “啊,好,好,还得是你。”

 “为此我们提前花了700万,我得提前给你说一声。”

 “哈哈哈,都记我账上,钱都扑地上了,我不能再去扣起来。基建这一块深圳速度是三天一层楼,你准备创造几天一层楼?”

 “我们艾镇速度可以是一天半一层。”

 “不要太冒进,夏季凝固水泥完全凝固需要24小时,我在沿海集团天天搞基建是了解这一点的,我们不能违背物理规律,两天一层吧。”

 “呵呵,楼房地表出零后我们计划也是两天一层,我刚才给你虚着点吹的。”

 “你可以吹,建筑质量不能吹。到时候我亲自去检查。在我这里质量不达到优良都是豆腐渣。”

 “封顶那天我再给你回报,你最好来视察一次。”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兴邦最害怕黄梅雨季,梅雨一来,他的皮肤就会莫名其妙的起些红丘疹,痒的厉害。罗汉平特别注意房间的温湿度,每天检查好几次空调的除湿,保持室内湿度在55%。

 罗汉平在自己办公室里备了一个烘干衣柜。挂满了毗陵市市委书记陈季送的蓝豹衬衣、西裤。每次兴邦湿哒哒的回来后,就能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红丘疹好多了。

 这样的秘书,领导不能不爱用。

 看兴邦打完电话,罗汉平过来汇报。

 “书记,有舆情。”

 “什么舆情?”

 “外媒报道了老东门强拆的事。”

 “啊?”

 兴邦放下了茶杯。前天他才在老东门看过。

 “我不是说二期暂停嘛?!那么多古建筑没有论证就要一拍脑袋要拆,这个老王是不是太唐突了。”

 “民红市长搞项目一向强势,往往在没有任何规划的情况下,现场办公拍板,事后再按他的方案补手续。

 他拍板的市政工程,进度都要一日一报。下面有些部门都反应他‘只要不死人,不死在现场,什么手段都能用’,导致各种瞎来、蛮干事件层出不穷。”

 “民红市长是法学博士吧?”

 罗汉平笑了。

 “是,还是行政法博士。”

 “行政法博士市长做事不依行政法,真够讽刺的。你去吧林峰叫来。”

 林峰满头大汗跑来了,苦哈着脸跟兴邦诉苦。

 “宗书记,我检讨,都是民红市长逼迫的急啊,没有办法拆迁公司才用了蛮力。不过那一户已经安顿好了,家具都是全新的,建设局也派人去安抚了。”

 “林峰同志,政府工作能这么干嘛,强拆了房子当了土匪,回头再道歉就能原谅你了??

 我们是法治社会,顾参书记才带领我们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行政,提出要全面推进建设法治江南。这么快你就给我忘记了??”

 “我没忘。”

 “你给我讲讲里面的基本原则。”

 “这个,我记不太全,大概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范,切实做到依法办事。”

 “你记得倒清楚,不能光背书,以你的语言再给我阐述一下,到底要我们怎么做?”

 林峰愣住了,他只看过文件,还真没细想过,没有把文件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想法。

 “不就是‘控权 ’嘛!依法行政核心就是控权论,控制政府手中的权力,不让你乱来,瞎胡闹,瞎折腾!!

 我看,民红市长只顾进度,不管法度。”

 听了兴邦的话,林峰有种顿悟的感觉。

 “市长逼迫的太厉害了,天天半夜一点钟调度我们城建工作,我们都快抑郁了,他说不半夜调度就完不成金陵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任务。”

 兴邦差点没笑喷。

 “真勤政。他有个习惯,每天夜里两点才睡!”

 “我的天!!”

 林峰顿时都无语了,词穷了。

 “你是建设局局长,我代表市委要你表个态,金陵市从今天起,不准再发生一起强拆事件了,否则纪委监察局就办你渎职罪。”

 “那如果市长那边再催怎么办?”

 “合法的你办,不合法的要求你给我顶回去,顶不住来找我。”

 林峰如释重负。

 “那好。书记,我先回去了。”

 “老东门二期给我暂停,等专家对那边古建筑摸完底再做打算。”

 王民红没闲着,正在豪华套房里给朱梅辅导外语课。

 朱梅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情事谈完谈钱事。

 “王哥,那老何又来找我了。他想承包钟山迎宾馆的装修工程。”

 “老何这个人还是挺讲究的。既然找你了你办就是了。”

 “我哪有那能力,得烦劳王哥给文旅局打个招呼,那是他们的涉外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