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A 作品

第66章 前站 shuhaige.net(第2页)

 争取省政府立项是朱士言最近的主要工作之一。他带着市发改局、规划和国土局、建设局以众市局一把手省里西康宾馆驻点,迎接明天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如果淮海新区策划,能获得省政府的立项,列为公益性项目。就能够把上级下达的计划分配的土地指标划到新区使用,至少每年几万亩的土地指标是可以给新区使用的。而这些用地指标占的都是农地甚至农田,它们的征地成本相比于城市拆迁要低很多。

 “同志们加把油,明天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省长的办公会,气氛一般都是很融洽的,田子方很讲究民主,什么事都是大家充分讨论后再做决议。

 “士言同志,你们淮海市这次提了个大命题。我们得好好研究研究。建新城,现在好多城市都在搞,据听说都搞的不错,但太成功的还真没几个。

 一是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一直都是个大课题,各地都在探索中,成果良莠不齐。

 二是新城区离老城区较远,城市综合配套设施得从零到有建设一遍,投资巨大。虽然等短期带来gdp的增长,钱从哪来?我看主要还是享受政策给与的地租红利。郊区成片拿地成本低,对于城市开发者来说很划算。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靠房地产开发收益来补偿之前的各项投入。地价、房价太搞了,全体人民买单。大家都在说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土地财政一吃就上瘾。

 当然现阶段, 城市化需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我田子方也不能提出反对意见。你们淮海市的土地财政依我现在的观察还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

 人人都说土地财政仅仅是临时措施,各市却都越来越依赖土地财政。淮海市是工业品类城市。拥有包括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建材、食品、医药多个优势产业,吃土地财政要慎重。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田子方经济学造诣要比大部分经济学家们要高明的多,淮海市的方案他一打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朱士言们精心筹划的华丽愿景在省长面前就是个裸体经济学。

 会议气氛在起微妙的变化。常务副省长王平文开腔了。

 “呵呵,你们淮海市的同志不要在省长面前念经济学的经,子方省长在经济学上的造诣在我们一帮常委中无人能出其右。

 淮海市主城区确实是我们省辖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现有城区要想容纳城镇化人口进城的增量,确实勉为其难。省政府长远规划中,要将淮海市打造成北方的区域中心城市,建个新城确有必要。

 不过啊,你们淮海市的同志要谨记生长的嘱托,工业品类城市定位不能不能偏移,我看还要加强,甚至要用土地财政反哺工业的发展。这是你们市长、局长先生们要关心的。

 为了给你们足够的城市发展空间,我看这个新城项目可以给你们原则性的审慎的通过,下不为例。”

 省长不反对,常务副省长鼎力支持,表决的时候,淮海市开发新城的大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出了省政府,朱士言背后一身汗。

 回到西康宾馆,一帮人刚要去外面吃饭,朱士言就接到了王平文的电话。

 “王省长,我正要等到您下班的时候去拜访您呐。”

 “哈哈哈,那倒不必了,以后有的是时间。我跟你讲,顾参书记和田子方两个星期后要去艾镇考察。你这个市长要配合好白海涛做好接待工作。工作由分歧是正常的,但绝对不能出现一只驴子两张皮的现象。”

 “好的,王省长,我们马上就回淮海。”

 朱士言放下电话跟同志们说。

 “别在金陵磨叽了,我们打道回府,路上找个地方再吃午饭。”

 市长要怎么样,便得怎么样。一帮局长们乖滑的上了淮海市政府的考斯特。

 车到了淮河大桥。

 朱士言说道。

 “这次我们来省城,给淮海人民办了一件大事。说什么也得庆祝一下,前面是五河县,这里的临北烫羊很出名,我朱士言请大家吃羊。”

 车内的氛围热闹起来。

 说是市长请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局长李争早就麻利的去订了饭店去了。

 朱士言站在淮河大堤上,望着波澜壮阔的东去淮水,心生感慨。吟了一首短诗:

 淮水清,

 河水黄,

 出山偶尔同异乡。

 排空卷雪势莫当,

 随风逐浪庸何伤。

 东流入海殊不恶,

 万里同行有清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