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跟着大佬喝汤(第2页)

 “晓晓,外面怎么来了这么多公安的车?”

 外面警铃大作,三辆警车开进院子中央,车上下来七八个公安。

 副厂长出来迎接。

 苏觉晓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知道老刘是跑不了了。

 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去财务室结算了工资,苏觉晓最后又和几位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告辞,离开地毯厂回家去了。

 刚到家的苏觉晓屁股还没到椅子上,门口就传来了摩托车发动机的突突声。

 “嫂子,嫂子。”

 是周斌。

 最近一段时间,周斌的国库券业务已经出省了,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苏觉晓也有一周左右没有见到周斌了。

 “周斌,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去临海市那边了吗?”

 “去了,我还去了豫南那边,那边的国库券真多啊,收不过来,太累了。”

 周斌脸上的笑,足以说明什么是“累并快乐着”。

 “你是来炫耀的?这趟出去没少赚钱吧?”

 “没多少,也就不到七万。”

 也就?

 一周七万块,这是天文数字吧?

 果然还是搞金融赚钱。

 苏觉晓心里想到,不过现在华国金融体系还没有发展起来,她更喜欢实业。

 “周斌,这条路不要走太远,钱差不多够就可了。”

 当初把周斌引到这条路上,苏觉晓只是想着让周斌东山再起。

 “嫂子,我还想和你说这件事呢,你说这换国库券也不是什么秘密,不就是看谁手里钱多,胆子大嘛,这次我去豫南的时候,碰到了好几个同行,一个个都比我有钱,收购价也越来越高。”

 “原来七折、八折就能收到,现在有人九五折,九八折。过段时间估计有人能开出来一百块的价格收一百块的国库券。”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能赚一波快钱,随后入场的人能跟着喝点汤,最后进场的人可能就是绿油油的韭菜了。

 这个道理,周斌是懂的,他现在已经感觉到激烈的竞争。

 金融和实体行业不同,稍有不慎,本金都会赔进去。

 国库券虽然稳赚不赔,可和华国蓬勃发展的实体行业比起来,还是实体更稳妥,发展空间更大。

 “这么快?收购价就上来了?”

 苏觉晓提醒周斌,只是想让对方慢慢撤出来,没想到现在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

 “对啊,特别是有个姓杨的,人家资本多,雇的人也多,而且很懂国库券这些东西。”

 “姓杨?是丰城人吗?”

 “对啊,嫂子,你怎么知道?”

 苏觉晓摇摇头没有说话,前世人家就是大佬一般地存在,现在她又在小餐馆里亲眼见过对方。

 “对了,你今天来找我,就是特意说这件事吗?”

 苏觉晓换了个话题,关于“杨百万”的事情,她没有多说。

 人家是传奇人物,他们跟着喝点汤就已经很好了。

 “不是,嫂子,我有个东西,想让你帮我送给晓玲。”

 周斌挠挠头,不好意思地从包里掏出一个袋子。

 晓玲?

 什么时候称呼都这么亲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