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九年 作品

第443章 奇葩皇帝

当朝这位皇帝,识字,但不多,在当上皇帝之前是个老实孩子,争夺皇位本来没有他的份儿,几个有实力的皇子拼得死去活来,头破血流,他还懵懂无知,一天到晚在老皇帝面前卖萌,结果让他捡了个漏。老皇帝临死把皇位传给了他,那年他才九岁。

 太后垂帘听政,他也十分恭顺。没想到,自打十六岁开始亲政,掌握了大权,就不是他了。再也不老实了,常常目露凶光,搞死这个,弄死那个,比前皇帝狠多了。

 前皇帝读过书,格局大。这傻儿子识字不多。帝师一天到晚往脑子里灌,灌不进去,记不住。

 越是识字不多,越怕别人知道他识字不多,一天到晚跟人说自己读书多,走哪儿卖弄到哪儿,“我读过《孔子》、《老子》、《庄子》、《秦子》《汉子》……”

 秦子是哪位?

 秦始皇?没听说过叫秦子啊。

 秦二世胡亥?这个确实是秦子,但没听说他留下过什么着作啊。

 汉子呢?

 莫非是汉太祖刘彻?

 汉太祖不是叫刘邦吗?

 皇帝不这么认为,他执意认为汉太祖叫刘彻,汉武帝才叫刘邦。不容反驳。

 然后满朝文武都跟着他改了。

 全天下的史书都跟着改。本来刘彻是刘邦的重孙,改成了刘邦是刘彻的重孙。

 人家还真改对了一件事儿——把汉高祖改成了汉太祖。

 刘邦不就是汉高祖吗?

 那是叫错了,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谥号汉高帝,司马迁把人家庙号和谥号混在一块儿叫了,后人就这么一直错下来了。

 皇帝觉得这是常识,开国皇帝一般都是太祖,比如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偶尔也有叫高祖的,唐高祖李渊就是。这个他不知道。

 那些有学问的大儒都整不对,这个文盲整明白了。

 一帮马屁精为皇帝定做了一部《秦子》,一部《汉子》,还代替皇帝着书立说……出了好多着作。

 自打十六岁亲政之后,就一通胡折腾,把前面三代帝王积攒的家底儿全给败了。

 不但败家,还喜欢打仗。

 在百姓眼里,这位皇帝不但识字多,还骁勇善战,马屁精们给他编了很多英雄事迹,编成评书让说书人到处传颂。在说书人的口中,这位皇帝七岁就开始领兵打仗,经历过十次大型战役,数百场小战役,场场大胜,从无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