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荀彧的选择(第2页)

 “而也正是因为他拥有着萧何一样的能力和权力,也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他有了一个新的判断,他不是曹操的员工,手下或者说是门客,他更像曹操的第一合伙人。”

 萧盼盼说出了自己对荀彧的第一个判断,“他的这个合伙人身份也代表着他拥有和曹老板决裂的能力。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两个关键信息,第一就是在建安十二年,荀彧还在为曹操打刘表出谋划策,但在此之后,他就消失在了历史书里,直到建安十七才蹦跶出来。”

 听见蹦跶两个字,荀彧一时间满头黑线。我又不是兔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空白呢,因为赤壁之战曹操败了。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教科书中,是这样评价赤壁之战的,此战是奠定三国格局的重要历史会战,翻译过来就是,此战真正意义上的埋葬了大汉。因为此战之后,曹操不再是原来的曹操了。”

 曹操很不解,一众三国时期的人都不解。只有后世的帝王将相们明白了这句话的深意。

 “在这里我们要说明一个概念,就是霍光派和光武派。”萧盼盼说道,“听名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

 “经历了黄巾起义的大汉已经快完蛋了,这是当时天下精英阶层一个共识。于是在这群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分成了三个派别,霍光派,光武派和割据派。最后一种派别的代表就是袁氏兄弟,特别是骷髅王袁术。”

 骷髅王?这是个什么意思?所有人都不解。诸葛亮为此还询问了一下。

 萧盼盼噗嗤一声笑了,“这个骷髅王的称号是曹操给的,当时曹老板和刘皇叔煮酒论英雄嘛,说到袁术时,曹老板直接下了定性,此冢中枯骨。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就把他称为骷髅王。就和什么人妻曹一样,是个风趣的外号。”

 曹操觉得自己的头又疼了,说袁术就说袁术,你说我干什么!

 诸葛亮也是无奈地一笑,这后世的人怎么这么喜欢取外号啊,不过一想到他们的日子挺闲的,又瞬间理解了。

 三国之外的时代,一众古人在欢笑之余也在担心自己是不是被后人取了什么怪异的外号。

 “光武派的代表自然就是刘皇叔了,毕竟其他刘姓宗室在皇叔面前真的不够看。荀彧就应该算是霍光派了。”萧盼盼顿了顿,“在荀彧看来,他要保的是汉室,确切地说,是门阀主导的汉室,所以汉室的皇帝是谁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汉室本身更重要。”

 看到这,刘协的牙花子都咬出了火星。

 “这种想法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大量吃汉家俸禄的士人群体大概率也是认同的。在经过观察和思考后,荀彧认为曹操是最有能力成为当代霍光的人。事实上,就从历史走向来看,曹操的确可以和霍光比一下。”

 “他年轻时和宦官决裂,自诩清流;黄巾起义时,他带兵镇压;十八路诸侯会盟时,他独自一人追击董卓;袁绍虎踞河北时,他击溃袁绍维护了朝廷的权威,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他的确有重塑大汉的能力。”

 “哪怕在这个过程中,他废一个皇帝,只要是汉室血脉最后继承天下,对于荀彧来说就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霍光这个样板已经做在了前面。这也是我们后世判断,为什么荀彧会如此支持他的原因。在荀彧看来,这个天下只有曹操能收拾。至于汉献帝这种吉祥物对荀彧来说并不重要。”

 荀彧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已经动摇了,他不知道自己的道路是对,是错。

 曹操沉默着,剧烈的头疼让他难以去思考更多的事。

 刘协的眼中此时已经布满了泪水,他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藐小,自己的微不足道,什么霍光派,什么光武派,什么割据派,这些人从来都没有拿他这个真正的皇帝当过一回事。

 “我们并不知道曹操篡汉的野心起始点在哪,但可以确定在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就彻底放弃了他当征西将军的梦想,走上了称公建国的道路。也是在这时,荀彧消失在了历史里,直到死前才重新出现。”

 萧盼盼想了想,“之前说了荀彧的两种死因,其实还有一种就是荀彧可能遭受过一次政变。我们已经知道荀彧是曹操的合伙人,他自身是有力量的,而且曹魏内部也有保皇派,所以一旦他和曹操公开决裂,那曹魏的政权必然发生动荡。”

 “也就是说,在荀彧最后的人生中,就是他去劳军的路上,很可能被曹操扣押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他被曹操逼死的提法。要知道,曹老板可没兴趣把这种斗争扩大化,当时他正在努力的办理过户手续了。”萧盼盼顿了顿,解释一下什么是过户。

 此时的诸葛亮也不免为荀彧哀婉一叹,只能说人心真的无比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