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皇权和军权(第2页)

 无数的皇帝和将军们无奈的一笑,这东西会不会被败坏,不是他们能彻底说了算的。

 “军衔在战场上的另一大作用,是能最快的明确指挥体系的设置和划分,甚至在遇到极端情况下也可以快速的重建指挥链条。”

 萧盼盼想了想,说道,“比如,部队被打散了,那他们重新聚集后该由谁指挥。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军衔了,谁军衔最高谁指挥。”

 “当然这个事情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打散的部队里有技术军官是上尉军衔,然后还有一个陆军中尉,显然这位技术军官就不可能去指挥这支部队了,术业有专攻嘛,他最多是能进入到指挥体系中去,当个参军什么的。”

 古代将领们赞同的点了点头,而且通过萧盼盼这段说明,他们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军衔制度的优势。

 对于各时空的皇帝来说更是如此,从军荣院到军户制度,再到现在的军衔制度,他们纷纷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可能一劳永逸抓住军权的抓手。

 但这对宋以来的文官体系来说就真是要命了。

 通过五代十国的混乱事实,他们好不容易以侮辱军人的方法,找到了控制刀把子的机会,现在一个未来人搞出了一系列的军事政策来提升军人的待遇,甚至荣誉感,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不过很快,他们就听见了萧盼盼提出的,更加晴天霹雳的胡说八道。

 “配合上军衔制度,还应该建立军校制度。”萧盼盼指出,“特别是在和平时期,皇权如何掌控兵权向来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毕竟一个王朝不能总是重复的去开国和靖难。”

 “是啊,太难了!”无数的皇帝感叹道。

 至于那些开国皇帝们也是不由的一叹,军权传承对他们来说也是颇为头疼的问题。

 只有朱棣的眼角下意识的颤抖了一下,有必要把我的事单独列出来说吗?

 “你们的方法是用三纲五常之类的东西,来塑造皇权的神圣性。到了宋明时期更是出现了以文制武的手段,但这种做法天然的会降低军队的战斗力,而且对控制军队的意义来说也不大,该军阀化的还是会军阀化。”

 “所以在管理指挥层面上来说,最好的方法其实还是军校。以高级军士这个级别为门槛,让他们通过考试进入军校深造,毕业即是尉官,扩充自己能掌握的中下层军官的数量。”

 皇帝们开始兴奋了。

 “另外,那种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士兵,可以直接提拔进入军校就读。而军校的校长自然都由皇帝担任,于是军队中下级军官的遴选和提拔就最大程度的收到了皇帝的手上。”

 啪的一声,朱厚照激动地一掌打在了自己椅子的扶手上,他现在很亢奋,很迫切,因为这些东西真的对他的胃口,他激动地都忘了自己的手很疼了。

 而文官们则快吐血了,这是要倒反天罡吗!

 “其实皇权的本质就是两样东西。”萧盼盼一脸淡然的说道,“刀把子和钱袋子。各时空的正常皇帝,注意是正常皇帝,不是那种傻子或者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君,特别是宋明时代的皇帝。”

 “一旦你们的大臣想方设法的不让你们去碰这两样东西,比如妖魔化军人,妖魔化将领,攻击你的亲信武将,然后各种推脱不交税什么的。恭喜你,你已经只能算是名义上的皇帝了,你的权力出不了你的皇宫。”

 文官们集体破防了,有这么掀底裤的吗?

 “最后是军校制度的建设方向。”萧盼盼语调轻快地说道,”首先要明确的是,军校的生源应该直接来源于军队本身和大量普通百姓。其次,不反对文士自己来考,考入以后就进入军户体系。第三,教学内容以军人职责和军事理论为主。”

 “军人职责?”始皇帝品味着这个说法。

 萧盼盼停顿了片刻,微微一笑后,说出了她铺垫已久的一个概念。

 “在你们的时代,最好的军人职责应该就是上报天子,中护国家,下卫黔首。”

 无数的皇帝愣住了。

 “皇权是天然的孤家寡人,必然会去保护皇权的有宗室,外戚,武勋和太监。但你们都忘了,真正能掀翻你们皇位的是那些如牛马般的黔首。而反过来,只要你们能保证他们的生存权利,皇权在自己周围的一百米外后,天下无敌。”

 萧盼盼只能这样说了,搞什么为人民服务肯定是属于超纲的。

 “在皇帝和底层百姓之间搭建一条血脉通道,能最大程度上的维持军队的稳定和皇权的稳定。”

 这样的说法让各时代的皇帝们都感到惊奇无比,也让他们陷入了沉思。

 “军事理论上的教育,自然是教怎么带兵打仗了。对了,记得在军校内同样要实行军事化管理,该有的军事化操练都要有,免得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在其中滥竽充数。”

 萧盼盼的这个建议又让一众士大夫们感到了巨大的愤恨,这是在抢夺人才。

 不过他们只是想了想又觉得这样反而更好,毕竟时间长了,掌控军队的不又是自己这些读了圣贤书的锦绣文人吗?那些泥腿子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怎么可能比得过自己。

 然后,他们只快乐了一个呼吸的时间,就突然想起来了,萧盼盼已经打算把知识普及的方法教给各朝各代的人了。

 “军校制度同样关系到知识下沉,具体方法我已经说了,后期我们逐一把它弄起来。”

 听见这句石锤,有人的牙碎了。

 “另外,为了防止文官集团通过军校的方式来控制军队,可以配套其他的优惠政策,除了编入军户外,国家还可以给予贫穷家庭的士人和普通人,教学费用的减免政策。总之,这种分化知识分子的方法你们应该有很多的。”

 怒吼和谩骂在宋明的天空中回响。

 “好了,总体来说就是这些东西,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政策。特别是始皇帝陛下,您采用这种方法是正合时宜的。”

 嬴政点头赞同,并直接打赏了价值一万元的物资给了萧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