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75章 一只饿鬼,汉武帝的功业(第2页)

 “让大家久等了。”萧盼盼对着屏幕打了声招呼,“今天我们的直播观众榜单里,将迎来两位新的成员。我大概想了想,决定把这两个名额交给汉武帝刘彻和唐太宗李世民。”

 刘彻满意的摆出了一个叉腰的姿势,看着群臣的眼里都是说不出的得意。

 李世民则松了口气,总算是轮到他了,要知道,他现在的心理包袱可比其他帝王大多了。

 其余时空的帝王们对于萧盼盼的这一选择并没有什么微词,特别是对李世民这个存在。

 如果说汉武帝在古代社会的评价体系中并不代表着完全的伟大,但李世民却是实打实的圣天子和天可汗。所以一时间,很多古代的文人墨客反而不理解的是,这两个人为什么会被萧姑娘放到一起来评价。

 唯独朱厚照再次感到了颓然,他真的想被未来连接到。

 和其他参与到连接的人一样,此时刘彻和李世民的面前都出现了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对话面板,二人也是惊奇万分。然后在操作指引下,他们在面板上写下了自己的第一句话,一句简单的问候语。

 “两位好。”萧盼盼恬淡的一笑,“按时间顺序来,先从刘彻先生开始吧。”

 李世民对此并不反对,安静的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当起了观众。而在武帝的时空,刘彻身边的近臣们纷纷屏息以待。

 年轻的汉武帝思索了片刻,写下了自己目前最急迫想知道的问题。

 “我有儿子吗?另外,如果没有,别公开回答。”

 看着这个问题,萧盼盼满头黑线,真是哭笑不得。她觉得刘彻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她都准备好了要对这个男人歌功颂德一番了,结果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大转弯。

 只能说,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萧盼盼对刘彻的现状是无法产生共鸣的。

 毕竟,此时的汉武帝陛下,上要面对自己奶奶的管控,下要应对群臣的压力,中要应付各地藩王的威胁,更别说还有长城外的铁蹄。

 而这一切的一个根源在于,他已经二十岁了,但他还没有一个儿子。要知道,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有没有子嗣直接关系到政治生命是否稳定。在这方面,被玩了夺门之变的朱祁钰就很有发言权。

 “放心吧,你有的,还是六个,另外还有六个女儿,总共十二个孩子,性别还很挺对称。”萧盼盼微笑着回答道。

 听到这,刘彻没有顾忌自己近臣们的目光,大大的松了口气,心中的担忧彻底地放了下来。他觉得这个成就非常不错,本就骄傲的胸膛这下挺得更高了。

 此时在未央宫外,一众也在关注的光幕的大汉臣子和藩王们思绪繁杂,萧盼盼的回答让他们知道了自己的陛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于是他们有的心中高兴,有的则陷入了某种恐慌,

 比如田蚡,因为他最近和淮南王眉来眼去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至于淮南王本人,则气愤无比的捏紧了拳头,他的优势又少了一样。

 花园里晒着太阳的窦太后在听完了萧盼盼的回答后,先是一愣,随即失笑摇头。自己这个孙儿,还是这么的有趣。

 心里的不安落地后,刘彻也不免俗的问出了所有皇帝都想问的问题,后世对自己的评价。

 这个答案对于萧盼盼来说太简单了,“站在历史叙事的角度来说,您是当之无愧的伟大帝王,整个汉朝29个皇帝中,另外再包括刘备,刘大爷在内,您的功绩都是当之无愧的朝代第一。是继秦始皇后,又一个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顶级帝王。”

 “哈!”刘彻难掩兴奋的看着自己的近臣们,一副你们快夸我的样子。

 “在您执政期间,最大的功绩是打垮了整个匈奴,积极的扞卫了华夏文明的存续和发展,并通过经略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让华夏文明最大程度地辐射到了整个世界。”

 随着萧盼盼的说明,小三三用一幕幕影像,在光幕里展现了整个丝绸之路的繁华。所有帝王将相都能从光幕中的一幅幅图景中,意识到这个丝绸之路的伟大。

 “哈哈!”刘彻挺着自己的虎腰,得意的仰着自己的帅脸。

 “除了打匈奴这个主线之外,您还实现了对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西南夷的征服和控制。”

 “在一系列的对外作战中,打出了整个汉朝的威势,重塑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建立了一个民族永久不灭的自信,汉这个国号也从此成为了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强汉因您而生,强汉因您而成。”

 “哈哈哈!”刘彻猖狂的大笑了起来。

 “您对内的功绩也不少,最值得一提的是,成功将国家从分封与郡县并存的现状中转型了出来,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集权帝国。”

 嬴政耳朵一动,他需要知道这个过程。

 “通过内外朝的组建,对皇权实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加强,从此汉帝国摆脱了功臣集团的桎梏,轻装上阵,腾飞万里。”

 “哈哈哈哈!”刘彻继续猖狂的笑着。

 “在国家发展上,您成功推动了币制改革,盐铁官营,实施均输平准,抑制豪强的利民政策。文化上建立了以察举制为核心的人才选拔机制,建立太学统一管理国家人才。最后以儒家为核心,重新塑造了汉文明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内核。”

 “哈哈哈哈哈!”

 大臣们对刘彻的狂笑已经有些看不下去了。董仲舒很想说一句,您该收敛一下了,这些事您还没做到了。

 “最后,就个人文化修养来说,作为咬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帝,您的文学造诣也颇高,留下了许多名篇传于后世,并且个人还鼓励和推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萧盼盼顿了顿,“总之了,千古一帝的称号,您扛得住,更扛得起。”

 “哈哈哈哈哈哈!”

 “我这个孙儿啊,这下尾巴要翘到天上去喽!”窦太后笑眯眯的打趣道,一众伺候在一旁的宫女纷纷称颂。

 “也不知道这是咱的第几代孙子。”刘邦赞扬的点了点头,“有我的风范!”

 萧何想翻白眼,但忍住了。

 听完萧盼盼的这一通赞扬,武帝以后的士大夫们在心中升起了巨大的不解,一个穷兵黩武的皇帝为何会被后人如此推崇。

 特别是宋以后的大部分士大夫们仿佛被踩中了尾巴一样,对光幕里有眼无珠的萧盼盼大吼大叫了起来。

 而此时看着光幕的秦始皇,心中更是极度的难受,仿佛胸口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他觉得那些成就本来该是属于自己子孙的,甚至是该属于自己的。

 特别是国号成为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样的荣耀更应该属于自己才对。

 喝了口水,休整了片刻的萧盼盼对着屏幕咧嘴一笑,然后说道,“功业说完了,现在该说说您为这些功业付出的代价了,想听吗?”

 汉武帝一愣,他不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