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转移矛盾

“但是,你们其中的一些皇帝和奸臣,不要觉得这就是造成一个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萧盼盼提醒道,“小冰河期对王朝兴衰的影响的确很大,但是这个王朝的统治阶级自己作死的原因也是存在的,所以那些导致一个王朝灭亡的始作俑者们,别觉得自己能把责任撇干净。”

 某些昏君和奸臣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对号入座。

 “比如永嘉南渡这件事,要不是司马家的极度垃圾,玩出了八王之乱,内附的游牧部族根本没有机会起势。”

 又被拉出来批判,让司马懿的心里难堪无比。

 “同样的,要不是宋朝以放弃组织度的方式管理国家,它也不至于常年拿不下燕云十六州,导致国防战略上的彻底被动,最后被金人灭国。”

 赵匡胤现在很急,他很想快点连接到萧盼盼。

 “至于明朝。”萧盼盼叹了口气,摇头道,“已经说了很多遍了,这是一个存在着巨大历史机遇的时代,但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的交织,最终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

 “于是到了明末,崇祯皇帝直接集齐了亡国四件套,天灾,瘟疫,农民起义,游牧入侵。而崇祯本人又是个刚愎自用,多疑敏感,能力上幼稚且平庸的皇帝,他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当时的内忧外患,而且是越努力效果越差。”

 崇祯已经知道大明要亡在自己的手里了,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很勤政,一直在试图寻找救国的方法,可是现在因为萧盼盼的定性,他瞬间破防了。

 “大明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小冰河期的?”朱元璋和朱棣同时发来了提问。

 “其实就是在永乐时代。”

 朱棣愣住了,整个永乐朝的百姓们都愣住了。

 “但也不用惊慌,这个小冰河期的温度降低,是一个长达差不多两百年的过程,”萧盼盼又来了一个大喘气,“摧毁一个王朝的不是小冰河期这个大的时间范畴,而是进入了气温开始降低的那个时段。”

 听到这的朱棣松了口气。

 “事实上在气温开始降低之前,是有一段温暖时期的,这也是为什么洪武,永乐两朝能发展到盛世的客观原因。也是我为什么期待永乐皇帝您去推进社会大发展的根本原因,窗口期不过几十年,气温不会等你们。”

 一时间,朱棣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而李世民这时也发来了提问,“是不是大唐的窗口期也不多了?”

 “大唐的窗口期还是挺长的。”萧盼盼思索着说道,“但同时吐蕃也迎来了它的窗口期。”

 李世民神色一紧。

 “随着气候变得温暖,吐蕃地区的积雪开始融化,可耕地面积变大,能养活的人口也变多,军队也自然壮大了起来。所以吐蕃的崛起和衰落,基本上和唐朝的发展曲线是相似的。只是吐蕃那个地方承受灾害能力肯定弱于中原王朝,所以吐蕃废了,唐朝还能以藩镇割据的形态续命。”

 李世民苦笑了一下。

 “不过还是那句话,您所处的时代,整个社会结构就属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状态。但如果真的能对江南地区实现大开发,同时保证黑麦,玉米,土豆这些农作物的引入。外加上煤钢联合体的建设,续命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煤,棉花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对抵御寒冷是有奇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