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135章 儒学被保留下的主干(第2页)

 萧盼盼说道,“只有当新的文明和秩序在周王朝的尸骨上绽放之后,您的理想才可能部分实现。”

 孔子有些不明白。“部分实现?”

 “维持旧秩序。”说到这里,萧盼盼也觉得有些黑色幽默。孔子最向往的周礼至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但周礼的附带产品却从此埋入到了这个民族的血脉里。

 听到这个回答的孔子也愣住了。

 “当秦作为最后一个周天子分封的诸侯被汉灭掉后,周文明所代表的旧秩序便消亡了。”

 始皇帝觉得讲这段历史的时候,没有必要每次都强调一下自己的大秦被灭的这件事。

 但萧盼盼并没有如他所愿,而且还扩展了一下:

 “秦国虽然经历了商鞅变法的重组,但其本身自带的周文明烙印是依旧存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旧贵族和新军功地主之间的冲突。秦国是一个绝对的扩张型国家,当对外扩张停止后,对内扩张就会爆发。”

 “这也是秦国快速灭亡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对始皇帝提出腾笼换鸟计划的内在逻辑。消灭掉了六国诸侯王的直属军队并不是结束,只有肃清掉整个周文明时代造就的旧贵族体系,让新兴军功地主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秦国才能真正的重生。”

 听到这的嬴政也是心中一叹,一切才刚刚开始啊。

 “在原来的历史中,是汉王朝通过灭秦加楚汉战争,一次性的清理掉了所有周文明体系下的旧贵族。同时随着汉王朝自身对一次又一次旧秩序的复辟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后,新的秩序才被彻底的奠定。”

 “汉武帝为什么搞独尊儒术,因为新的秩序在他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唯一的“旧秩序”,这时您的学说和理念才真正的被统治者认可,因为您的学说在保护他们,在保护秩序。哪怕董仲舒为这套理论构建了一个围困皇权的牢笼,皇帝们也对此趋之若鹜。”

 “儒学的第一次变革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它的所有枝丫都被修整了一遍,但被保留住了最核心的主干,即维持旧秩序,维持属于皇帝的秩序。”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皇帝如此推崇儒学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的大儒都在拼命的帮助皇帝在意识形态层面来维护秩序的内在逻辑。”

 “皇帝和儒学是双向奔赴的。至于周礼,只有读书读傻了的人,才会真的想着去回到那个时代。”

 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被点名批判了,但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而孔丘本人也是感到了某种荒诞。

 “你依旧没有回答我,一种秩序为什么会被定义为落后?另外,周文明带来的秩序既然是落后的,那为什么新文明带来的秩序却逃不出你所说的周期律呢?”

 萧盼盼想了想,说道,“这个问题很大,我浅薄的学识肯定无法全面解释,但应该能给您提供一个思路。”萧盼盼顿了顿,“我们先从华夏文明的基因开始说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