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141章 周礼必然带来的政治危机

已经知道萧盼盼对组织能力的看重后,孔子也意识到了周礼礼不下庶人的漏洞,并在心里对秦国的变革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萧盼盼的解读不止是提到了礼不下庶人,而且还提出了因为周礼而受益的人也反感周礼的说法。

 “周公奠定的礼制社会,是人类文明史中诞生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田园牧歌时代。”萧盼盼总结道,“在这个时代,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没有了普遍的混乱和动荡。”

 萧盼盼的定性让各时代的文人们眼中闪过了崇敬的微光,这光是刻在他们脑中的思想钢印,这种钢印的名字叫周文明崇拜。

 “但周礼制度自身的缺陷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周礼营造的生活模式里去寻找。”

 这话算是打在了一众古人的思想钢印上,让他们极为难受。

 “根据我们这个时代的研究,周代社会的主要人口都居住在城池里,这种人叫国人。在城池外是整齐分割出来的一片片井田,在这些井田间会留出一小部分的土地作为耕田者的居所,这种居所一般被称为庐舍,供给他们劳动时居住。”

 孔子点了点头,这种历史还原大差不差。

 “国人除了冬天时回到城里居住之外,其余的时间大多都住在庐舍里料理土地。他们的生活除了在公共活动中会有交集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模式了。”

 这样的生活场景怎么能不让一些皇帝向往呢?多好啊,多平和啊。

 “在农耕的时间结束后,冬日回到城里的国人需要修习武备,开展礼仪学习和来年的农事准备,女子除了要照顾家庭之外,还要学习纺织。按照礼制的规定,国人到了五十岁才可以穿帛制成的衣服,七十岁才可以吃肉。”

 萧盼盼扯了扯嘴角,她再次确定自己绝不能穿越。

 “这是普通国人的生活模式,另外国人之外还有野人,奴隶,这就不赘述了。比起普通人的按部就班,贵族的生活也轻松不到哪里去。他们必须在严格的礼制规范下一板一眼地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

 ”吃饭时有精细的铺排,应酬时有精细的铺排,运作权力时也有精细的铺排。”萧盼盼嘴角一歪,“我好奇他们上蹲坑时是不是也有精细的铺排。”

 孔子的额头冒出了三根黑线,然后在心里批判道,“嘴欠。”

 “总之,整个周人的生活模式就是被各种礼仪制度捆绑控制的生活模式,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一片安宁平和,恬静肃穆,这样的社会画卷对整个华夏文明带来了无比深刻的影响,甚至形成了后来历史中的周文明崇拜。”

 “数不清文人和统治者都想再次复刻这样的社会图景,孔老师您更是说出了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话语,最后从周礼中总结出了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萧盼盼摊手,“但这样庄严肃穆的图景却突然翻车了。”

 孔子闭上了双眼,眉宇间是一阵伤痛。

 “其实周礼带来的社会稳定并没有持续多久,从文明稳定性上看,周文明的有效统治时间只有到平王东迁前的275年,就算加上齐恒公和管仲称霸之前的时间,也不过三百五十余年。所谓的八百年周王朝,本质上只是个虚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