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145章 一个反常识的词语

萧盼盼的话着实让各时代的精英文人们体会到了大脑宕机的快感,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笨拙或者迟钝,而是他们缺少关键的知识组件。

 “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孔子用面板问道。

 “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制度。”萧盼盼公布了孔子的问题后,给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回答,“还记得我之前说的生产资料吗?在商鞅变法后,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一项生产资料已经被私有化了。”

 各时代的帝王将相异口同声的说出了土地两个字。

 “这种制度的一大表现形式就是垄断,对应到现实的情况下是什么呢?”

 “土地兼并。”帝王将相们再一次异口同声的得出了一个相同的回答。

 “我们先来看看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萧盼盼想了想说道,“注意,是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如今这玩意儿发展到今天,早就变异成了另一种超级怪物了,马克思他老人家要是活到了我的时代,看见了现在的情况,高低都得喊一声,我勒个娘啊!”

 萧盼盼那搞怪的表情,着实让古人们感到哭笑不得。

 “传统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总结下来就是产能过剩加贫富差距过大。产能过剩会导致消费相对于产出的不足,于是商品价格下跌,也就是之前说过的通缩。”萧盼盼顿了顿,提醒道,“通缩往往是经济危机的前兆。”

 产能过剩,古人们光从字面就能理解这个词代表的含义。

 “价格下跌会导致工厂或者说作坊亏损,于是开启降薪裁员,削减开支,老百姓的收入进一步减少,消费进一步的不足,恶性循环。最后工厂破产,百姓失业。所有过剩商品要么降价出售,要么直接销毁。”

 光幕里出现了倒牛奶的名场面,看的一众老百姓心疼不已。

 “别以为商品降价了老百姓就能去买了,其实当经济走到这一步时,大部分老百姓连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也支撑不起了。”

 “总之,工厂大破产会导致生产系统的大崩溃,接着最广大的群体开始失业,变成流民,社会进入大混乱,如果没有国家出面干预,这个国家就可以重开了。”

 “国家干预能解决吗?”孔子问。

 “不能。“萧盼盼摇头,”操作得当也最多只是缓解而已,十多年后又会再来一次。操作不当的话,就是原地升天。”

 光幕里这时出现了各种经济大萧条时的画面,失业,饥饿,破产,流浪,游行,还有最后的战争,一幕幕看得各时空的人们不寒而栗。

 “我们回到所谓的农业资本主义上来,这里先讲一下,这个概念并不专业,只是对周期律的一种解释,仅供参考。”萧盼盼提前说明道。

 各时空的精英们自然明白这一点,对于这种关乎到天下安定的理论,他们本能的就会慎重对待。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土地是农业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甚至可以说是唯一能带来稳定财富增长的生产资料。所以一旦土地私有化,且可以买卖,那结果就必然引起一些人的兼并,从而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垄断。”

 “接着就是资本主义的第二个要素,雇佣,翻译成农业时代的现象就是佃农。这里就会有一个问题出现,既然农田始终都需要人耕种,为什么农民会成为流民。”

 萧盼盼停顿了片刻,“这段时间看了几集农业纪录片,各位应该都有一个感触,那就是土地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反而是能提高效率,产出更多的粮食的。所以对土地兼并越多的大地主,相对来说反而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