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澶渊之盟

经过萧盼盼的一系列对老赵家底色的科普,赵匡胤大概能猜到这个澶渊之盟肯定不是一段值得夸耀的历史。

 至于黄河到底是什么问题,以他常年的军政经验,外加上萧盼盼对赵光义这一系的鄙视,他隐约的猜到了一点眉目,但对这点眉目他完全不敢去深想,他在心里暗暗的祈求后世的这帮玩意儿至少当个人吧。

 “先说澶渊之盟。”萧盼盼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开口道,“具体背景就不多赘述了。总结下来就是辽国南侵,大宋朝的恐辽症当即爆发,当时的皇帝宋真宗赵桓,就是赵光义的儿子,你们大宋的第三代皇帝,特别顺滑的实践了他老爹的跑路传统,想直接迁都南下。”

 萧盼盼竖起了大拇指,“很多文臣都非常支持啊,你们这些文臣都喜欢玩这一手的是吧?这江山说不要就不要,反正是偷来的一点也不心疼的,是吧?”

 赵匡胤胸闷不已,太宗朝的赵光义觉得自己就不该醒过来,继续晕着挺好。

 才刚刚完成了一次亲征的赵桓听到萧盼盼这样评价自己,感到非常的愤怒。

 “才第三代人就冒出这种想法了,你们老赵家也是够优秀的。”萧盼盼鄙视不已的摇头,“在寇准的强烈坚持下,赵桓还算有点血性的实现了亲征。最后的结果是值得称赞的,一是射杀了当时的辽军统帅萧挞凛,二是因为皇帝的到来,当时宋军士气大涨。”

 “辽国方面也因为战线拉的太长,决定派人去和谈撤兵。”萧盼盼翻了个白眼,“赵桓一听能和谈,屁股都笑开花了,当即接受。”

 赵桓想骂街了,什么叫屁股都笑开花了。其它时空的皇帝们自然也乐了,只有老赵家的人面色阴沉。

 “寇准劝说赵桓这是一次收回燕云的机会,但赵桓可没有这个胆魄,寇准还被弹劾说他要拥兵自重。对此寇准只能无奈的让这次机会溜走了,毕竟这种弹劾在你们老赵家就可以说是要造反了。”

 不要再点我了。赵匡胤在心里苦笑道。

 “最后的结果也非常符合你们老赵家的气质,特别是这一条,宋给辽每年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同时开放互市,双方称兄弟之国。”萧盼盼拍手,“仗都打赢了还赔款的,你们老赵家算是开了历史先河了。”

 赵匡胤气极反笑,对自己的老兄弟们说道,“这就是我弟弟的儿子,圣主啊!”

 “此子懦弱不堪,不该为我大宋之主!”依然是石守信第一个表态,接着所有人都赞同了这一说法。

 赵匡胤对此满意的点了点头。

 光幕里,萧盼盼也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这次盟约的签署直接导致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恶果,中原王朝第一次在法理意义上的承认了天有二日,地有二主。这样的政治恶果在后来你们赵家之国的历史中不断上演,最后变成了赵构的那句臣构言。”

 提到这个名字,萧盼盼本能的就感到恶心。

 “是的,你们老赵家最垃圾的皇帝之一赵构,直接向灭了北宋的金国称臣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从来都不会叫他什么宋高宗,只会叫他完颜构,而且还真的因为他达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共识,即把他换成一条狗,结果都会比历史上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