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187章 崇祯傻帽的一个方面

崇祯最近正在处在一种间歇性发愤图强,持续性躺平等死的状态里。

 前几天萧盼盼的一句越努力越完蛋的定性,把他整个人的自信心都打成了齑粉。

 要知道,在这道直播光幕出现之前,他可是踌躇满志,雄心勃勃的。

 回想起自己刚刚登基那时,可谓是初露锋芒,浑身充满了王霸之气。

 一上位就以雷霆万钧之力解决了祸害天下多年的魏忠贤和他身边的阉党势力,一时间谁不称颂自己一声英明果决呢?

 结果还没等自己开辟一个海晏河清的天下出来,这道光幕就莫名其妙的出现,照着自己的屁股就狠狠的抽上了几十鞭子。

 先是知道了大明将亡在自己的手里,接着就是知道自己原来所做的一切都是自以为是,最后是了解了自己的结局就是个小丑一般的人物。

 这样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剧烈了。

 而现在,萧盼盼又准备拿自己当反例了,这着实让他格外感到了难堪。

 “我个人觉得,崇祯这样只经历过文官那套傻缺道德教育的皇帝,是不可能玩明白这套财务体系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他裁撤掉了驿站。”

 “必须定性下来,这是个极其愚蠢的操作。因为驿站本身是有其政治作用的,它是皇权向地方的延伸,把它裁了皇权要通过什么方式到达地方?靠那些早就和皇权离心离德的官吏吗?”

 崇祯呆住了,他完全就没有意识到驿站代表着怎样的政治含义。他苦笑着想道,“难怪说我是被教傻的代表。”

 蠢货啊!朱元璋语气平板的给出了一句定性。

 “崇祯为什么裁撤驿站,根源在于他相信,裁掉驿站后可以为国家节省掉超过三十万两银子的开支。”

 萧盼盼笑了。

 “驿站裁掉了,最多只是节省了账面上的维护费用,但被砍掉的驿站财政负担,和对应该得到的财政收入,直接就在地方被截留了。也就是说,那多出来的三十多万两银子,一分都不会到朝廷的手里。”

 “这个账,崇祯完全没有算出来。所以他不仅放弃了自己的皇权触手,还客观上造成了一次大失业。在这一批失业的人当中走出了一位闯王,最后直接杀进了紫禁城。”

 萧盼盼摊手,“就这水平,他不完蛋,谁完蛋?”

 崇祯呆住了,一瞬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的冲回御书房,从一堆奏章里翻出了毛羽健的奏疏。看着上面对于裁撤驿站罗列出的各种好处,顿时间一股怒火就直冲天灵盖,口里直骂奸贼!逆臣!

 萧盼盼并不知道自己给崇祯带来了多大的心理伤害,继续说道:

 “您看,就大明的这个财务系统设计,能玩两百多年已经是奇迹了。”

 朱元璋真是哭笑不得。

 “你还笑,还不问问该怎么解决。”马皇后在一旁呵斥道,“还有那个崇祯的事情,也顺道问问,蠢归蠢,毕竟是自家的子孙,能帮一下就帮一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但他觉得这个萧盼盼是不会愿意帮自己那个傻缺后代的,主要是这人真的太蠢了,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帮。

 萧盼盼看见了朱元璋的回复后,说道,“方法之前大致都提过,这里系统性的说一下,各时代的皇帝都可以有一个参考。”

 “第一就是就将地方的政务和税务分开,具体的办法就是之前提的国税局。地方官府不参与任何税务工作。”

 “第二是在税收项目上的改革,特别是国税和地税的分润,要进行一个合理的统筹安排,尽可能的让黄宗羲定律的爆发延迟或者将危害程度降到最小。”

 “第三是赋税上缴的客观困难,这一点在你们的时代的确难以克服,所以尽快的用土法水泥打通一条连通天下的硬化道路是势在必行的。”

 “第四是实物税和货币税并行的情况。”萧盼盼停了下来,想了想后认真地说道,“只能说,明朝已经到了一个时代必然要发生巨变的窗口期了,下到市场需求,上到国家各项目的开支,都需要实现一次从实物税全面向货币税转变的改革。”

 听见这一点,朱元璋立刻就问道,“那食盐开中怎么办?按照你的这个说法,那个朱佑樘难道还做对了?”

 “当然不是。”萧盼盼苦笑着摆手,“为什么你们古代会有边地屯田的政策,根本上还是因为实物运输成本过高导致的。毕竟一般情况下,边地都不是产粮区。”

 “废除食盐开中的做法基本上和崇祯废除驿站的做法是一样。就是在不顾及长远利益和现实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短期利益,自作聪明的推动了会破坏基础统治的政策。”

 被拿来和亡国之君做比较,朱佑樘整张脸都彻底的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