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李积

“和李义府一样,李积也是一个因为牵扯到了武女皇而被污名化的历史人物。”

 萧盼盼继续说道,然后她觉得自己这话有漏洞,当即给出了补充,”事先说明一下,李义府是贪赃枉法的小人,李积是国家功臣,着名军事家。在这一层上,二人是有天壤之别的。”

 太宗朝的李世积自然明白这个李积大概率就是自己了,他一方面暗暗高兴自己的发展不错,另一方面也心中憋闷,毕竟被史书骂了。

 “对于李积的一些定性,传统史书都偏向于把他暗示为李治之后,第二个要为废王立武事件承担重要责任的人。”

 萧盼盼摊手,“其实这和之前说的套路是一致的,在《旧唐书》中对李积废王立武的作用是只字未提的,《新唐书》却有了详细记载。而李积的小人,奸臣定论也从此开始。”

 “哼!这帮子腐儒!支持朕的就是小人了!”李治非常不爽。

 “他们其实都是在骂妾身而已。”武媚娘柔声安抚道。

 李治无奈一叹,“你啊,又何必要去做那种事呢?”

 “我现在又没做。”武媚娘娇嗔地白了自己丈夫一眼,“而且现在这情况,以后我就是想也不可能了。”

 李治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于是说道:“这样也好,何必弄出那么多琐事来呢!”

 武媚娘表面点头,心里没有渴望是不可能的。不过她也清楚,这一次,自己应该没有那种命了,至于以后的命运,恐怕也会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

 “关于李积的选择和立场,在我们当下的史学界有两个比较受到广泛讨论的推测,第一是以社会和地域集团的角度去分析。”

 这个提法倒是让各时空的读书人们颇感兴趣。

 “在这个角度中,李积被定性成了山东豪杰的领袖,太宗皇帝为了平衡关陇,山东两大武力集团,故而以长孙无忌和李积共同辅佐仁弱的李治,这是一个必然的政治安排。”

 “而当废王立武发生后,关陇集团反对,山东出身的朝臣支持,在这种对峙下,自然需要李积这位山东豪杰领袖的一锤定音。所以从道德角度去评判李积的选择,肯定是不能切中根本的。”

 这样的解读,着实启发了很多古人。

 “在这样的解读中,秉持着的观点依然是李积在支持武女皇,因为她也是山东人嘛(崤山以东,以免歧义说明一下)。

 武曌觉得这个推测很有意思。

 “第二种推测是认为,武女皇代表的是庶族地主阶层,而关陇贵族是大贵族集团,这是两个阶级在历史中的第一次正面斗争。”

 萧盼盼耸了耸肩,“这两种推测哪一个更符合真相我做不了评判,但就李积到底是在支持武女皇,还是在支持李治这一问题上,其实是有现成答案的。”

 “那就是和之前提到的李义府一样,李积本人和李治的关系究竟如何。”

 李治满意的点起了头,因为他知道萧盼盼要从哪个角度切入这个问题了。

 这让他颇有种押对考题的成就感,毕竟前面两个什么地域说和阶级说他都不能完全搞明白。

 “太宗皇帝继位时,李积被封为并州都督,而后李治被封为晋王,遥领并州大都督,李积也从此成为了李治都督府的长史,二人从编制上讲已经是上下级关系了。”

 听到这的李世积也明白了,自己在未来不是支持什么武女皇,自己支持的就是皇帝陛下。

 “由于李积在玄武门之变时的态度,所以他和太宗皇帝是有一层隔阂的。在贞观年间,这位战将被丢到并州十六年,让他防守大唐的北大门,在重用之外,是不是还有点别的意思呢?毕竟这时的大唐国防政策还是居重驭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