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踉跄(第2页)

 就在众人的期待中,潘季同喝完第四杯,所有人开始欢呼。

 “赢了,潘老头赢了,不愧是资深老酒鬼,河西醇酒还是不行啊!”

 话音刚落,潘季同踉了一个大跄,身形不稳,险些摔倒在地。

 幸好他及时扶住面前的桌子才没有摔倒在地,可是依旧摇晃不止。

 所有人都惊诧不已,潘季同此时面色发红,眼神迷离,没有聚焦,脚步凌乱,反应迟钝,俨然一副醉酒之态。

 “潘老头这是喝醉了?”

 “你看他扶着桌子一直摇摇晃晃,不就是喝醉了?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他喝醉,简直是一大奇闻!”

 “谁说不是,潘老头那酒量灵高县谁没见过?喝再多连脸都不红,方才也就喝了四杯河西醇酒,竟然醉成这样,我还能赢吗?”

 “看来这河西醇酒确实有点东西,但潘老头这不还没倒下吗?说不定咱也有机会,就算失败了,尝尝威力如此之大的河西醇酒咱也不算亏,毕竟这酒一升好几两,花20文品尝难得一遇的好酒,值了!”

 潘季同此时感觉自己头晕眼花,心跳加速,脸部发烫,视线模糊,身体不受控制的左右摇摆,甚至有些耳鸣。

 他发出含糊不清的大笑声,有多久没有感受过醉酒的感觉,得几十年了吧。

 这辈子他最爱的就是杯中物,可惜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遇到能让他满意的酒。

 今天终于让他遇到了。

 好酒,好酒啊!

 酒精很容易让人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和灵感。

 潘季同高举一只手随风飘扬,闭眼昂首,一边摇晃着身体,一边诗兴大发,张口就来。

 “遥望河西酒旗飘,醇香四溢醉人娇。

 春风拂面心神旷,欲饮一杯乐逍遥。”

 随意开口,就是一首诗。

 “哟,潘老头看不出来还会作诗?深藏不露啊!”

 “这诗还押着韵脚,潘老头平日里邋里邋遢,难不成以前是个读书人,没考上郁郁不得志就开始自暴自弃?”

 “不清楚,不过这首诗确实不错,这酒叫河西醇酒,点题了!”

 王德成立马叫人把诗记录下来,便于以后用来宣传河西醇酒。

 记完后,他看向大家,“潘季同,喝完四杯河西醇酒,虽然已经摇摆不定,但没有昏睡过去,所以挑战成功,来,里面有请,今日饭菜全免,另外还可以带走一坛河西醇酒!”

 这话一出,人群沸腾起来,王德成果然守信,说免单就免单,是个敞亮人。

 潘季同被小二带进岚月斋一楼大厅坐下,连菜单也没看,直接开口,“把你们酒楼最贵的十道菜全给我安排上!”

 小二一点不带犹豫,爽快应下,“好嘞,客官,稍等片刻!”

 不多久,十道大菜陆续上桌,潘季同不再像刚刚喝酒那般优雅矜持,撸起袖子就开始大口吃起来,全程狼吞虎咽。

 外面的人透过门和窗户,看见他吃得如此豪迈不羁的场景,不自觉的流口水。

 “我也要赢,那什么四八珍看着就有食欲,前面的快点,我已经嘴里生津了!”

 挑战还在继续进行,可是一直到潘季同吃饱喝足,心满意足的抱着一坛河西醇酒离开,也没人成功。

 还在排队的人无不羡慕,免费大吃大喝,一分钱不花,吃霸王餐果然很爽。

 所有人挑战到天黑,结束了,也没有一个成功。

 喝倒之后这些人成排躺在岚月斋门口呼呼大睡。

 王德成无法,只能让各家派人来将人接走。

 经过这一挑战活动,那些人也知道这酒不是一般的酒,不仅味美香醇,普通人根本驾驭不了。

 王德成让人把潘季同的诗编了个朗朗上口的曲谱,安排县城喜欢到街道玩耍的孩子们传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很快这首诗到处流传。

 加上挑战者的口口相传,河西醇酒算是彻底大火,名声远扬。

 就连周边临近各县的爱酒人士都不惜远行来一尝传闻中的河西醇酒。

 王德成在灵高县专门开了一家河西醇酒酒坊,成为河西醇酒的经销商。

 潘季同的那首诗,王德成找书法较好的夫子写下,裱好之后挂在酒坊,用来宣传。

 生意火爆的不行。

 外地开酒楼的也不惜远道而来进货。

 河西醇酒在灵高县卖的好,河西村酿酒坊收入自然也很可观。

 每次看见王德成运走几大车河西醇酒,村民们激动的不行。

 卖的越多,到时他们能分到的钱就越多,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

 在工坊干活的各家,手头存了些钱,在村子里买了一两亩荒地,开荒以后,来黎秋月这里买花生种。

 他们算过一笔账,一亩地需要花生种三四十斤,一斤花生种8文钱,也就不到三百文。

 一亩荒地800文,加上种钱一共一两出头,但是一亩花生能种出千斤左右的花生,黎秋月告诉他们,一斤花生出油率三四成,就按最少的三成算,一亩花生能榨300斤油,一斤油30文,那一共就是九两。

 往年种地一年能赚一二两就已经了不得,一亩花生最少赚九两,简直不敢想。

 到时他们将种出的花生便宜一些卖给黎秋月,不用自己榨油,真是太划算了。

 河西村大多数人家开始种花生。

 林县令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亲自到各村查看棉花种植情况,还要抽时间来河西村看黎秋月的麦子长势。

 当看见麦穗不仅没有干瘪,反而越长越大,越来越饱满,林县令简直如获至宝。

 时间来到五月,黎秋月培育的棉花苗长成,可以移植栽培,几十亩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一株紧挨着一株,密密麻麻。

 她以一文钱一株卖给村民,让他们各家自己种植棉花。

 村民自然很乐意,种了棉花到年底自家也能做大棉被,冬衣,不用花钱再买,用不完的棉花可以卖给黎秋月的织布坊,也是一笔不少收入。

 村民们不仅在地里,就连自家院子周围也能挤出空地来种棉花。

 之前让黎绣带着村里妇人做成衣,已经累计不少存货。

 黎秋月在灵高县买了一间铺面,让黎绣过去做掌柜,卖成衣和棉布。

 店铺名叫河西布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