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国子监报到(第2页)

 郑嬷嬷一边宽慰着冯老夫人,一边劝到“老夫人,世子走的是贡监的路子,目前又没有真正的功名在身上,咱冉少爷现在是秀才之身,又读书这么用功,明年下场肯定会中的,到时候给您请封个诰命什么的。您等着享福就行了,不用为了这点小事儿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郑嬷嬷说到冯老夫人的心里了。冯老夫人是继室,镇国公在世的时候请封,请给了自己的生母。镇国公去世后,圣上蒙荫又封了金氏四品诰命,自己连个品级也没有,这也是她为什么拿捏不了金氏的原因,如果冉儿可以的话,冯氏突然又有了喜意,就让他们先得意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墨雪听着郑嬷嬷安慰冯老夫人的话,心想,大少爷就算考中了,也是先给自己的母亲请封诰命才对,哪里就轮到老夫人了??但是也只敢心里想想,嘴上和面上却是不敢露的。

 ......

 今天是楚云澜和金希行去国子监报到的日子,两人都穿了针线房新做的衣裳,楚云澜一身天青色缎子,金希行则是一身月牙白。天色尚早,楚云澜提议去吃碗馄饨再去报到?金希行没有反对,于是两人一起往那家店走去。

 找到位置坐下后,楚云澜招呼道“老板,来一碗小馄饨,多撒一些葱花,在要一笼屉的包子。”

 “好嘞,小公子,您的一笼屉包子先给您上了,馄饨马上就煮好。”老板嘴上应得利落,手上动作也快,话音落,包子已经放在楚云澜面前了。

 “老板给我来碗面,也多撒一些葱花”金希行笑着说道。

 “好嘞公子,面也很快就煮好。”

 刚出屉的包子,呈半透明状,晶莹透黄。金希行也用筷子夹了一个,学着楚云澜沾了点醋和辣椒,咬了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味道还不错。

 楚云澜看着被金希行夹走的包子道“表哥要吃包子就在要一笼屉,别抢我的。”

 金希行看着护食儿的楚云澜想笑,老板适时的端上了两人的混沌和面,汤头鲜美,一时让人忘了先前的争执...

 国子监集贤门处,穆远和宋清风等了许久,才见楚云澜和一个少年人姗姗来迟。

 宋清风喊道“第一日报道,就来这么晚,你也不怕迟到被罚,我和穆兄在这可等了有好些时候了。”

 “抱歉,抱歉,没想到你们会在这等,一时贪了口腹之欲,所以晚了一些。”楚云澜解释道。

 “这位是?”宋清风盯着楚云澜问道。

 “是我疏忽了,我来引荐,这位是我表哥,金希行。”楚云澜向穆远和宋清风正式介绍道。然后又向金希行介绍“这位是穆安王府大少爷穆远,另一位则是石晋伯府家少爷宋清风,两人都是我的好兄弟。”三人相互见礼后,算是正式认识了。

 宋清风瞅着楚云澜道“谁跟你是好兄弟,哼。”

 看着宋清风这别扭的样子,楚云澜问穆远道“我又怎么惹着他了?这样对我?”

 穆远摇了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金希行想着宋清风?宋陶陶?他大概好像是知道了些什么......

 国子监是一条出仕的路子,不用经过科考,而是按照书院课程读完结业后,可以由国子监推荐入仕,相比科考,入读国子监,再经由国子监推荐入仕,显然更加的稳妥有保障,所以勋贵家但凡有机会都会把自家子弟想方设法塞进来。

 穆远领着两人办了手续,便带着往教舍方向走去。

 国子监有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故合称六堂,是贡生和监生们的教室。按照监生各自的学识水平进行分班。一等监生,进入率性堂,二等监生进入诚心堂和崇志堂,三等监生进入修道堂和正义堂,四等监生进入广业堂。

 像楚云澜和金希行这种半路进入国子监的学子,则全部会先统一安排进广业堂,待国子监一个月一考后,考核通过的人,根据各自成绩被国子监评为一等监生、二等监生和三等监生后再分别进入各自对应的教舍。通常能被评为一等监生的只有两种,一种是通读经史各项考核俱优者且具备做官品质的监生,另一种则是有举人功名准备参加会试的监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广业堂。如今并非一年一度的入学时间,如果不是因为三个月后出使团成员筛选的原因,根本不会有这种短时间内这么多的监生来报到,还是这么多有真才实学的监生。

 被穆远领着进入教舍的楚云澜,看到的就是一群少年们在相互讨论学识,有些人还带着明显的口音问题,这些少年都是来自南楚国各地被选中的优秀学子们,年龄稍大的几乎都是有秀才身份的。当然靠‘荫监’进来的人也都在,所以能很明显的看到教舍内的监生有意无意的分成了两批......

 穆远和宋清风那一圈儿是‘荫监’进来的,另外一群人是通过考试走的‘贡监’路子。楚云澜和金希行应该是属于‘贡监’生的,但是楚云澜跟穆远熟啊,所以就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划入了‘荫监’的圈子,金希行跟自家表弟是一起的,当然也就跟着楚云澜选择了。

 楚云澜没觉得意外,宋清风倒是有些诧异,毕竟靠学识考入的人总是莫名有种优越感,看不起‘荫监’监生,总觉得是一群混日子的。

 楚云澜在‘荫监’的圈子里看到了一个熟人,是俞显。没想到俞显竟然也来国子监了,看来出使他国这件事儿对于这群勋贵子弟的诱惑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广业堂如今监生人员学识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要在这批监生内选取出使人员的原因,如今先生们上课讲的不是四书五经的内容,而是主讲六艺,今日讲的就正好是六艺中‘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