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哥 作品

第67回 兴庆宫甘露殿,霓裳羽衣(2)(第2页)

 “三郎,我知道你思念御儿,也想我。但是,那个皇宫已经不是你我欢爱的地方了。”杨玉环在心底默默念着,“虽说咱们相隔不过百里,但却是天上人间分隔。如果,我真的跟着你派来的人回去了,只怕是连见你一面都不可能。那个香囊就当做我吧,时时陪在你身边,我们都知足。”

 那个小男孩已经是第二次看母亲跳舞了,虽然他的年纪尚小,但也觉得母亲的舞姿与去年一样,还是那么的美妙无比,母亲是天下最美的母亲,母亲的舞当然也毫无质疑的是天下最美的。

 门外传来一阵喧哗,杨玉环停下来,走到儿子身前,警惕的看着道观的大门。

 十几个年长的道士早已经出来,并排站在正中。这时一个小道士进来,合手说道:“启禀观主,门外有人报号是京城来的,说是求见娘娘。”

 一个年长道士说道:“这里没有娘娘,只是莽山下的一个民妇带着幼子在此布善。莫非他们四个人还挡不住?”

 “我手上有圣旨,他们四个怎敢挡我?”随着洪亮的声音进来一个人。

 杨玉环抬头看他,却不认识此人。

 那人长得身材非常高大,穿着宫廷侍卫服饰。他看到那一排的道士,首先说道:“请其他人先回避吧,我有圣旨在此要宣。”

 杨玉环对那些道士点头,示意他们先离开。

 等道士们都走了,那人立即下拜,口中说道:“在下玉真门下弟子,给娘娘叩头了。”

 当年知道杨玉环死里逃生的只有几个人,李隆基的亲妹妹玉真公主就是其一。杨玉环不再怀疑,轻声说道:“你起来吧。我已不是娘娘了,不用这样的大礼拜我。”

 那人站了起来,继续说道:“太上皇当年派我保护玉真公主,但不随侍在她左右。娘娘不认得我,而且我此行也是极为保密的,因此并不曾带着公主的亲笔书信来。”

 杨玉环点点头说道:“你来找我干什么?”

 “公主让我告诉娘娘,太上皇已是风烛残年,去岁曾以建坟为由,派人看望了娘娘和幼皇子。”那人继续说道,“但是情势所迫,却不能接你们回去。如今,他身体日渐眼见得更加不好,日夜只是思念你们,切盼你们回去。”

 杨玉环低首垂泪,忽然哽咽着说道:“当下叛乱尚未完全平定,他也做了太上皇,朝中的事情,那是从来都是庭院深深不可预知的。我心死如止水,那过去的事情,就再也不要提起了。”

 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卷帛书,双手奉上。

 杨玉环接过展开,大吃一惊,这个却是当今皇上的御笔亲书。圣旨上指明已经知道当年马嵬驿一出“狸猫换太子”救下了怀孕的杨玉环,既然如此,那接旨后带着幼皇子速速进京。

 杨玉环当然知道事情已经瞒不住,如果此刻抗旨不遵那是重罪。但是,当年此事极为机密,她是不可能再进京,因为进京后就是一片血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个圣旨虽然盖着玉玺,但是却很值得怀疑。当年,玉真公主生性淡然而从不参与朝政,一直在自己的宫中很少出来,她是否有三郎派去的高手侍卫也不知道。经过这四五年,她已经看淡了荣华富贵,只想在这秀丽的莽山度过余生。

 那人见杨玉环一句话也不说,于是又说道:“太上皇来时告诉我,如果娘娘实在不愿回京,就让我带着幼皇子回去见他。”

 这是一个狠招,幼皇子李御只有五岁多,杨玉环怎么能放心让一个从不认识的人带走。但是,既有圣旨,又有这人带来的三郎的话,如果都拒绝了,定然是要血溅道观。刚才门口的四个侍卫挡不住他,看来他的武功很高,如果他要强行带走李御,谁也阻挡不住的。

 杨玉环此时很是为难,心中叹道:也罢,五年前我本来就该死的,不过是晚了五年而已,只是希望能保住我的御儿平安。于是她说道:“好吧,我回去收拾一下,请你不要为难这里的所有人。”

 那人双手抱在胸前说道:“我是不会为难他们的。请娘娘收拾去吧,现在皇上调了兴平军,近日就要出发,去洛阳平叛的。到时候,我们跟在军中,也好掩人耳目,毕竟娘娘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等到了京城附近,自有其它的方法进京。”

 杨玉环点头同意,她牵着小男孩的手,再也不看那人一眼,向着大门走去。出了门,才发现随他来的四个侍卫都立在道观之外,但是很明显脸上神情委顿,应该是已经被那个人打伤了。

 看到杨玉环出来,四个人躬身行礼,脸上歉然。

 杨玉环微微一笑说道:“咱们回去吧。”

 轿夫已经把轿子抬了过来,仆妇上前掀开轿帘,杨玉环带着儿子李御上去,轿子抬起来后下了山。

 诗云:莽山险峻处,寂静庭院路;不知圣旨来,惶恐泪簌簌;儿幼不明事,此去无归途;当年偷生时,幼儿孕在腹。(请关注第六十八回:同师门再相逢,跃马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