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常在 作品

第129章 帝国的求援(第2页)

 侍卫们领命而去,他们分成几队,迅速在皇宫和周边地区展开搜索。帝皇则坐在大殿中,静静地等待着消息。

 不久,一名侍卫匆匆跑进大殿,跪在帝皇面前,气喘吁吁地禀报道:“陛下,找到了!安安将军此刻正在自己的府邸中。”

 帝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站起身来,大步走出大殿,向着安安的府邸而去。

 来到府邸前,帝皇看到门口站着几名侍卫,他们手持兵器,神情紧张。帝皇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示意他们让开。侍卫们见状,虽然心中忐忑,但也不敢违抗命令,只得退到一旁。

 帝皇走进府邸,穿过一道道走廊和庭院,最终来到了安安所在的房间。他推开门,走了进去。

 房间内,安安正静静地坐在桌前,她的面色苍白,眼中充满了疲惫和失落。她似乎没有察觉到帝皇的到来,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帝皇走到安安面前,冷冷地看着她。安安抬起头,看到帝皇的那一刻,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惶恐。

 “安安,你可知道朕为何而来?”帝皇的声音冰冷而威严。

 安安低下头,不敢直视帝皇的眼睛。她心中明白,自己的失败已经让帝皇失去了对她的信任。她深吸了一口气,回答道:“陛下,臣知罪。”

 帝皇冷笑一声,说道:“知罪?你的罪可不仅仅是战败那么简单!你辜负了朕对你的信任和期望,让朕对整个帝国都感到失望!”

 安安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帝皇的怒火。她知道,无论自己如何辩解,都无法挽回帝皇的信任和宠爱。

 帝皇看着安安,心中的怒火越来越旺。他猛地一挥衣袖,命令道:“来人,将安安拿下,关入天牢!”

 侍卫们闻言,立刻上前将安安围住。安安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站起身来,任由他们将自己带走。

 在离开房间的那一刻,安安回头望了一眼这个曾经属于她的地方。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哀伤和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和释然。她知道,自己的失败已经无法挽回,或许在牢狱中度过余生,才是她最好的归宿。

 在帝皇下令捉拿安安之后,整个皇宫陷入了一片肃杀的氛围之中。然而,在这紧张而压抑的气氛中,却有一群忠诚的群臣,他们决定站出来,为安安求情。

 这些群臣,有的身穿华贵的朝服,有的则是戎装裹身,但无一例外,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坚定。他们深知安安的失败给帝皇带来了极大的愤怒和失望,但他们也明白,安安曾经为帝国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她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纷纷来到帝皇所在的大殿,跪在阶下,向帝皇表达他们的请求。他们的声音或洪亮或低沉,但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诚意和恳切。

 “陛下,安安将军虽然此次战败,但她曾经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不可因一次失误而全盘否定。”一位老臣颤抖着声音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显然对安安充满了信任和同情。

 “陛下,请念在安安将军往日之功,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另一位年轻的武将也站出来求情,他的脸上写满了坚定和勇气。

 群臣们纷纷发言,他们的言辞恳切而有力,让帝皇不禁陷入了沉思。帝皇看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这些群臣对安安的信任和支持,也明白他们对帝国的忠诚和担忧。

 然而,帝皇心中的怒火仍未平息。他冷冷地看着群臣,说道:“你们可知朕的失望和愤怒?安安将军的失败,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失败,更是整个帝国的失败!”

 群臣闻言,纷纷低下头,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知道,此刻的求情或许无法立刻改变帝皇的决定,但他们仍然要坚持下去,为安安争取一个机会。

 他们继续向帝皇陈述安安的功绩和忠诚,讲述她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智慧,以及她对帝国的深深眷恋。他们的言辞中充满了对安安的赞美和敬仰,让帝皇也不禁为之动容。

 最终,在群臣的坚持下,帝皇的态度有所软化。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罢了,念在你们如此为她求情,朕就给她一个机会。但安安必须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承诺未来更加努力地为帝国效力。”

 群臣闻言,纷纷松了口气,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向帝皇深深一礼,然后陆续退出了大殿。

 虽然帝皇并未完全撤销对安安的处罚,但群臣的求情至少为安安赢得了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相信,只要安安能够吸取教训、重新振作,她一定能够再次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