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常在 作品

第184章 僵持(第2页)

 谋士深吸一口气,继续劝谏:“将军,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军何不改变策略,围困安安都城,断其粮道,使其不战自乱?”

 李霄云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谋士所言有理,围困都城既能减少士兵的伤亡,又能使安安女帝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然而,他心中的战意却让他犹豫不决。

 谋士见状,继续道:“将军,眼下我军已疲惫不堪,若再强行攻打,恐会重蹈覆辙。且围困都城既能保存我军实力,又能给安安女帝施加压力,此乃一举两得之策。”

 李霄云终于被谋士的言辞所打动,他缓缓放下长剑,长叹一声道:“你说得对,我不能再让将士们白白牺牲。传令下去,全军立即撤退至附近山林,布下天罗地网,围困安安都城,断其粮道,待其自乱。”

 谋士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拱手道:“将军英明!”

 随着李霄云的命令下达,全军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纷纷撤出战场,悄无声息地布下了重重包围。而安安女帝的都城,则在这围困之中,渐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天之国的东海岸,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浪花拍打着礁石,发出阵阵轰鸣。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将波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此刻,一支庞大的船队缓缓驶向岸边,那是安安女帝的后续部队,他们即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登陆。

 船队的旗舰上,安安女帝站在船头,目光坚毅地眺望着前方。她的身后,是密密麻麻的战船,旗帜飘扬,战鼓擂动,士气高昂。随着船队逐渐靠近岸边,海面上掀起了一阵阵波涛,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咆哮。

 在旗舰的指挥下,船队开始有序地分散开来,每艘战船都向着指定的登陆点驶去。船上的士兵们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他们身穿铠甲,手握武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随着战船的靠近,岸边的沙滩逐渐显露出轮廓,那是他们即将踏上的土地。

 当第一艘战船触碰到沙滩时,士兵们纷纷跃下船去,他们迅速在沙滩上展开阵型,准备迎接可能发生的战斗。紧接着,更多的战船陆续登陆,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岸边,他们的脚步声、呐喊声与海浪的拍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壮丽的交响曲。

 在登陆的过程中,安安女帝亲自指挥着船队的行动。她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每一个细节。她下令士兵们保持队形,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并派出侦察兵前往四周打探情况。同时,她还命令船上的弓箭手准备射击,以防备可能出现的敌人袭击。

 随着后续部队的陆续登陆,天之国的土地上逐渐布满了安安女帝的军队。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展开了新的征程,准备与天之国的军队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而此刻的夕阳,也仿佛在为这支英勇的军队送行,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映在金色的海面上。

 在天之国的边陲,战火弥漫,硝烟滚滚。安安女帝的援军与李霄云的大军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陷入了僵持。双方军队在一条宽阔的河流两岸对峙,河流湍急,波涛汹涌,成为了天然的防线。

 河流的东岸,安安女帝的援军排成严整的阵型,旗帜飘扬,刀枪如林。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长剑和盾牌,目光坚毅,表情严肃。他们的将领站在高处,眺望着对岸的敌人,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河流的西岸,李霄云的大军同样严阵以待。他们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战鼓声震耳欲聋。士兵们身穿统一的战服,手持长矛和弓箭,气势如虹。李霄云骑在战马之上,身披战甲,手持长剑,目光如炬,透露出无比的威严和决心。

 双方军队在河流两岸对峙了数日,彼此都没有发动进攻。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凝重的气氛,仿佛连风都停止了呼吸。双方将领都深知,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决战,谁也不能轻举妄动。

 在这僵持的期间,双方军队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部署。安安女帝的援军加固了防御工事,修筑了高高的城墙和堡垒,以抵御敌人的进攻。同时,他们还派出侦察兵前往四周打探情报,了解敌人的动向和兵力部署。

 而李霄云的大军则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训练和备战。他们加强了士兵的体能训练,提高了战斗技巧,还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武器弹药。同时,李霄云也亲自巡视了防线,检查了军队的防御工事和兵力部署,确保万无一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僵持的战局愈发紧张。双方军队都在等待着对方露出破绽,寻找着破敌的良机。然而,在这漫长的对峙中,谁也没有轻举妄动,都在默默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