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尚和 作品

第36章 太孙发了誓(第2页)

 然而,王启没有回答自己,还在思考着。

 “若不放心,不然去询问下老祖宗?”独孤若雪想到了檀香殿的那个祠堂,那里是个固定场所,能将老祖宗唤过来。

 听到这话,王启摇头表示拒绝,“不麻烦她老人家了,而且老祖宗最近也回来了。”

 没听清王启这番话的意思,独孤若雪仅淡淡一笑,靠在他的身后揉起肩来,“那就依你的话不去叨扰。可惜永清这些天没入宫,不然我还打算让她一起去看看御膳房。”

 永清公主最近总去肃宁的府上,好言好劝地才把肃宁留在了京城。至于肃宁的驸马张祺也抵达了京城,但还未入宫面圣,打算在合适的时候进来。

 武安侯、纳兰诨(吉林都指挥使)和罗秋云(龙江都指挥使)三人即将抵达京城,他们入宫朝圣自然是为了边区军务。此外,听闻纳兰诨还带回来了嘉祥郡主纳兰凞,是皇帝的外孙女。

 “纳兰凞?这个名字倒是奇怪……”独孤若雪小小地思考一番,不觉得这个名取得多有寓意,怕只是临时想到的吧?

 “奇怪什么,这是我亲自赐名的。”王启不忘炫耀自己的起名小技巧。说来这纳兰诨,也是皇帝的女婿,当年寿阳公主(漠南皇妃所生)下嫁给了刚刚二十岁的纳兰诨,夫妻二人感情不错,还生下了三儿一女,子息深厚。

 不过,寿阳公主因为风寒在十年前去世了,这些年纳兰诨也没有再娶——唯一的女儿纳兰凞,也成为了自己的小棉袄。现在算算,纳兰凞这个外孙女也十六岁了,不知道找到了什么好人家。

 “嗯……感觉这事情不太对劲。”皇帝觉得有些麻烦,转而看向了独孤若雪,“纳兰诨那家伙,怕不是要安排纳兰凞来来联姻吧?”尽管是自己的外孙女,但纳兰诨既然带她入京,想必是寻求什么机缘。

 嗯,只希望纳兰凞入宫,不是来找太孙麻烦的。不然的话,太孙自己做下的誓言肯定是要遭到一些挑战。王启和独孤若雪默契地对视一番,表明自己对太孙并不是那么信任。

 另一边,已经脱离太子魔掌的太孙来到了储秀宫,只想着和东方玥想办法离开宫里——这地方真是待不下去了,怎么皇祖父都犹豫起来,难不成是真的看不起自己吗?太孙认为自己是站得直行得正,肯定能战胜若干诱惑。

 可是,刚进入储秀宫,太孙便看见母妃冯丽萱在那里采取了教育模式,对着东方玥好一番教导。

 但实际上,出于对准儿媳的好奇,冯丽萱没去为皇贵妃守灵,而是让愤怒之余的太子去了灵堂,代替自己一会儿。在储秀宫里,她一眼便看见了东方玥,打量了几分,只觉得喜从心来。“姑娘啊,你是怎么和太孙有过关系的?你一开始知道他是皇太孙吗?”

 “回太子妃,民女是与太孙在军营里见到太孙的。那时,臣女正在和父亲生前的好友刘千户的房下寄住。在太孙巡视军营的时候,与臣女相会。”东方玥如实回答,但不认识太孙,那她可就说谎了。自己的目标,一开始就是太孙——不过,更准确来说,是京中的皇室成员。

 这关于师傅交给自己的一些历练,因而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给外人的。“民女自知品性不佳,嫁给太孙已经高攀……”虽是这么说着,但东方玥不过以退为进,毕竟历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却也产生了几分情谊。当然,她不能接受太孙四处留情的行为,于是一开始便令其发了誓。

 这话要是被独孤若雪知道,那她的脑海里必然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本剧情。但这是个人的想法,自己不好强求。

 至于之后的话,东方玥也没有说,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木已成舟,太子妃阻挡不得。

 “既然如此,那就选个好日子吧。”冯丽萱本不是来阻止的,听得东方玥的一席话,也觉得眼前的儿媳聪明了些,但品行不坏——她知道有些事情在瞒着自己,但没有追问。

 而后,她又瞧了眼自家失了礼仪的儿子。“怎么,见了媳妇忘了娘,连行礼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