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尚和 作品

第57章 那是老祖宗(第2页)

 不过,说回正事,王启现在想想康妃的事情,一切变得都变得合理又怪异。合理的是,康妃和淮王的野心很大,这件事他们有动机去做,皇位夺嫡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毕竟,在淮南能节制老四的藩王只有宁王一人,无论是梁王、宋王,亲卫都不多,反倒是淮王那边,不仅有财力,而且也有大量的兵源——淮南江北,流民甚多,且私兵常有,只是还在朝廷的管控之下,不成大威胁。

 至于火器,康妃常氏,赵辉也有一定的能力去做,无非就是难易程度。只是,昭阳公主、荣国公和宁王妃那么“及时”地规划一番,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破了持续两年的走私案子,而且还顺利地把“幕后黑手”逮了出来,是不是太轻松了?

 王启不是没考虑到这一层原因,但比起潜在且极不确定的威胁,他更看重当下的结果。

 “那你想要把他们几个人抓起来?还是说怎么做?”独孤若雪也觉得这事情解决地顺利了些,但全然没考虑到什么勾心斗角。

 可是,康妃那边已经安排好了,赵辉也死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处?

 自然是无用功,但无论是康妃和赵辉,落得这个下场也理所应当。康妃不说,皇帝本来就是要把她送走的,赵辉向自己隐瞒了真相还故作聪明,掌握了那么多秘密的他想要善终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何况,这人背着自己康妃暗中勾结,这已经不是皇帝所能容忍的,这便是结党营私之罪。

 不过,对昭阳公主和宁王妃,皇帝不愿意下手,因为这两个人,和定国公一样,她们是大兴的“老祖宗”。

 “她们不会对大兴做坏事,但不见得对当今皇帝有利。”王启有些自嘲道,同时也把她们几人的真实身份透露给独孤若雪。至于定国公,独孤若雪还没见过,但哪天见到了肯定会大吃一惊。

 “噗!”还好独孤若雪没有喝水,不然的话一定会喷泻出来,把床上的被子搞得一团糟,“阿启,这件事你不会早就知道吧?”独孤若雪十分好奇,自己见到的老祖宗还不是一个人,而是个团体?

 那这样的话,岂不是说自己和阿启的事情,是被好多人知道的?这样的话,她脑补出了一些奇怪的场景,比如几个老祖宗对自己和王启之间的往事……不敢想象。

 王启点了点头,并加以解释,“至少,每一代大兴帝王都见到这几位老祖宗。不过,老祖宗很少亲自管事,尤其是思宗皇帝战死以后,我见到他们的时候也很少。”

 宁王妃不朝觐,昭阳公主戍守承天府,至于定国公,王启见得多些,但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场合。

 “当然,老祖宗其实没几个,基本上都是先代的皇族宗亲,而且……都是女眷。”或许是为了避嫌。假使有一天太宗皇帝或者其他先帝从坟地里跑了出来,所有人都会大吃一惊的。

 这意味,皇帝的一言一行不仅受到天下人的监控,而且还被这些“堪比神明”的老祖宗见识到。对皇帝来说,这当得不怎么顺心。

 王启可受不了这样的景象。不过,老祖宗的团体也没多少人,王启知道了也就三个,而且也只有历代皇帝知道这件事——皇后的话,大概率看心情。像独孤若雪,她自己的来历就不那么寻常,想必对老祖宗的事情也略知一二。

 但独孤若雪仅限于自己的轮回转世和前世记忆,再多的她也就不知道了。不过,既然老祖宗能监视着大兴的一举一动,那皇帝只要躺着不就赢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想到先代的诸多帝王,尽管缺点不少,好色贪玩爱财忠利,但真的没几个怠政、昏聩的君主,最多算平庸——除了神宗。

 “皇帝无功便是过。”王启解答着独孤若雪的疑惑,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而且,治国平天下这件事,可不是维护王朝基业那么简单。至少对老祖宗们来说,他们愿意看见的是一个顺乎大势的治理。”

 可到底是什么大势,王启自己也不是十分明白,但这些年随着西洋航海家的侵入和舆图志的扩展,王启觉得不该把局限于大兴及四夷这一小块地方,而是该看向更远的地方——他们所不完全了解的,乃至一无所知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