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安歌 作品

第243章 番外:关于封地的发展(1)

施丽蝶回到封地之后,就开始着手进行封地的建设。

 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造自己的政治班底。

 她不打算彻底搬运现代社会的那一套,而是结合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优点,融合当今古代社会的国情,弄出了全新的一套体系。

 首先,她这个封地之主只在幕后把控全局,是不参与政治管理的。

 施丽蝶有自知之明,她不懂治国,很多东西她都只能提出一个想法,具体的事情还得其他人去落实到位,所以她是封地的所有者,却不是管理者。

 她选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来当封地的行政长官,这个人就是陈昭。

 陈昭自从几年前执行施丽蝶的经济战,就一直待在她的封地没有回去,皇帝为了保障后勤,也没有急着把陈昭宣召回京。

 如此一来,就便宜了施丽蝶。

 陈昭索性不回去了,直接投奔施丽蝶,当了镇国公主封地的最高行政长官。

 简而言之,就是封地里的大小事务,他都要管。

 为什么说他很合适呢?

 主要是因为他世家大族出身,从小就被培养了一定的政治素养,而且昔日在大胤朝的朝堂,做到了不低的官位,有一定的经验。

 而且,他出身高贵,比起一个普通的人才,陈昭背靠陈家,一些政令和政策,由他出面推行,也会更加容易。

 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封地里那些世家大族,乡绅豪强,就算看在陈家的份上,也不会太为难陈昭,而是会给他一定的面子。

 最高行政长官确定后,就是底下的各大部门。

 施丽蝶给那些吏部、户部、兵部啥的都改了名字,毕竟她想要在自己的封地上成立小朝廷,不可能真的跟大胤朝一模一样,否则别人会怀疑她有不臣之心。

 所以,她把名字全部改成了:

 人事部、财政部、军事部、外交部、经济部、农业部、工业部、法律部、研发部等等。

 按照现代社会的称呼,这些部门管什么事情,一目了然。

 部门之下,就是各个小地方的官员的任命。

 她并没有动大胤朝皇帝的任命,知府还是知府,县令还是县令,该怎么管还怎么管,毕竟改革也不能步子垮的太大,否则不仅是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而且老百姓也会不习惯。

 施丽蝶把自己的行政班底画了个关系网图。

 最顶上的就是陈昭,然后她把图交给了陈昭,让陈昭去忙活其他的事情,先成立人事部,让人事部招合适的人,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上。

 陈昭也是个能人。

 他接到任务后,就开始干活——

 此前他在封地三年,对这里很是了解,直到哪些人有什么样的能力,该放到什么样的位置上,所以他对当地的人才进行了资源重组。

 封地缺人的,他就另外想办法。

 要么就写奏折去找皇帝要,要么就写信找陈家求助,让家里派合适的人才过来,要么就进行专业性的考核,在当地寻找很多人才。

 其中,专业考核选拔的人才最多。

 毕竟有句老话:高手在民间。

 毕竟真正能考上科举,且入朝为官的人,只是少部分,大多数百姓因为家贫,支撑不起读书的费用,所以就只能送去学一门手艺,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