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安歌 作品

第244章 番外:关于封地的发展(2)(第2页)

 她打算把市场分为日市和夜市。

 日市就是正常的生意,无论三教九流、各行各业都可以在白天做生意,但夜市就专门搞小吃街,以及各种手工艺品小摊。

 不过,夜市必须要在郊区,不能影响人们的正常作息,不可打扰别人的睡眠。

 当然,这其中还牵扯到治安问题,这就是陈昭需要操心的了。

 总而言之,从施丽蝶的计划来看,她是打算把农业、工业和商业三部分,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三者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供养。

 宏观调控由封地的行政部门出手,再往下分——

 有土地、有力气的就种地,有农业扶持政策,有农业税减免,有良种、有工具、有科学种植方法,种地不会像以前一样,只勉强够填饱肚子了。

 更重要的是,工厂的建立,工业的发展,让当地需要的农产品变多,需求增加,价格自然上涨,农户们赚的钱也就多了。

 如此一来,农户们、工人们手里有了余钱,就会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除了一日三餐之外,或许也能买点别的东西。

 譬如,给自家小女儿裁几身新衣服,给孙辈买一些零食等等,有了买卖,商业才会更加发展,而商业发展的背后,又离不开工业和工业。

 毕竟,商人炸豆腐,需要有豆腐厂制作吧?商人卖麻辣烫,那里面的肉蛋菜,需要农户去种植和养殖吧?

 她相信,只要执行过程得当,杜绝过程中那些欺上瞒下、贪污腐败的事件,假以时日,封地肯定会越来越好。

 陈昭为施丽蝶的这几个计划所折服,但是他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难题。

 他想起施丽蝶说过,有任何困难就去找她,于是他捧着这些册子,找到施丽蝶,开口说道:“公主,您这些计划都是非常利国利民的,但是……”

 “但是怎么了?”施丽蝶问道。

 “但是预算从什么地方出?”陈昭问着,又解释道,“要知道,丰平县自从前几年闹饥荒之后,当地财政就一直是亏损的,其他地方哪怕这几年有了工厂,但大部分盈利都用在了军费上,如果要支持这么大规模的改革,恐怕需要很大一笔钱。所以,我是不是该写奏折,向皇上请求拨款?”

 “别了,皇上允许我高度自治,如果还向他要钱,那也太不像话了,京中的朝臣们也会有意见的。”施丽蝶阻止了他,开口道,“这些预算从我个人的私库里出,你让财政部门拟一个预算表,只要钱是用在正途,多少我都出。”

 施丽蝶可能缺人才,但绝对不缺钱。

 她从在落云镇上开第一间酒馆和私人订制起,她就再也没有缺过钱,而且她做的生意全部都是暴利行业,几两银子的成本,能让她卖出几百两,直接上百倍。

 更何况,她离开邺国的时候,可是搜刮了不少那边的财产,如今都在她的空间里放着,这事儿她可从没对别人说过呢。

 再就是大胤朝皇帝的各种赏赐,以前给她的陪嫁,还有京城两个铺子的分红,以及她完成优雅任务的奖金……

 总而言之,她不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