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爱二顺渝可 作品

第125章 三足鼎,缺一不可(第2页)

 但是这话她没有说出来,怕唐风年多心,也跟着难受。她明白,唐风年最怕吃软饭,如今专心考功名也是为了她,乃无奈和妥协之举。

 唐风年眺望远方,高高的青山,蜿蜒的河流,空中的飞鸟,通通映入他的眼帘。

 他心想:如果不是跟宣宣成亲,如果岳父不是吃喝不愁的地主,我可能一辈子也没机会考取功名,一辈子都待在账房里打算盘,为母亲的买药钱忧心,为快要见底的米缸发愁,从早忙到晚,累得像犁田的牛,连做梦都不敢想去京城的事。

 知足常乐!

 如此一想,他豁然开朗,搂住赵宣宣的肩膀,悄悄说一些有趣的事,逗她开心。

 ——

 家里,赵东阳叹气道:“孩子娘,你刚才太凶了。”

 王玉娥拿起针线,继续缝制新棉袄,倔强道:“那叫下猛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何况路途多艰险,有匪盗,有风雨!我怕她在途中生病,怕她迷路,怕她错过食宿,怕她遇到坏人,宣宣又是姑娘家家的,你能放心吗?”

 他们太疼爱闺女,就有操不完的心。

 同时,赵宣宣好好的,他们才能好好地守住百亩良田,不让别人吃绝户。他们下半辈子能否安享晚年,希望全寄托在赵宣宣身上,毕竟二人只有她一个孩子。

 年轻的时候,他们想要更多孩子,但死活生不出来,现在年纪上来了,更加别想了。

 王玉娥、赵东阳和赵宣宣从来都是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就像三足鼎的三条腿,少了任何一条腿,鼎都要倒下。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让赵宣宣前往千里之外的京城。

 ——

 天色灰蒙蒙,天空好像变矮了,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般锋利。

 赵东阳看看天,道:“可能要下雪。”然后他就坐牛车出门了,前往石师爷家。

 听赵东阳道明来意后,石师爷并没有欣然答应,反而有些为难。

 “一来,赶路时不适合携带贵重物品,怕招来别人的觊觎。二来,子正和子固年纪尚小,人生经验不足,恐怕丢三落四,又或者被别人哄骗,有负赵兄所托。”

 赵东阳一团和气,笑眯眯,早就做好了讨价还价的准备。因此,听到石师爷的拒绝,他也丝毫不慌、不急。

 针对石师爷的担忧,赵东阳周到地解释道:“此事,天知地知,只要我们保密,别人就不知道令郎携贵重物品赶路。所谓财不外露!”

 “其二,我不是不识好歹的人,明白卖画既有功劳,又有苦劳。咱们约法三章,事成之后,必有酬劳,如何?”

 听完后,石师爷心动了,但暂时不动声色,若有所思。

 养三个孩子不易,特别是两个大儿子在京城花销很大。他也为钱财发愁,但又不愿做违背原则和道德之事,不愿贪赃枉法。

 通过帮忙卖画赚取酬劳,合理又合法,而且只是顺便而已,并不辛苦,这是好事。

 赵家和自己家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