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往日不愿回忆(第2页)

 只求能早日找回幺儿,兴许将来,霓儿还能有机会求得嫂嫂的谅解,还有机会踏入我潘家的大门。”

 潘椋躺在床上,身体朝向内侧,语气悠悠地说着。

 “会有那么一天的,一定会有的。等到北伐结束,若是严庄主那还没有消息传来,恳请老爷同意,让潘春亲去沧州寻找,即便踏遍沧州的每一寸土地,也要找回小小姐。”

 潘春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语气坚定地说。

 潘椋笑了:“好!当然,我更希望严华安,这次不要让我失望。”

 “老爷快休息吧,不早了。”

 “嗯,你也去休息吧。”

 “我不走,就在帐内眯一会,守着老爷。”

 “有什么好守的,这是军营,中军大帐,若是还需要你在这里守着我才敢睡,那这外头的十万大军,是不是都要羞愧地钻地了?”

 “额……那好吧,属下告退。”

 “嗯。”

 第二天,潘椋早已调整好了情绪,一大早就精神抖擞地坐在军帐中,等着下属上报情况。

 先是斥候营的情报,称辎重车已抵达大军后方二百里外。

 为此,潘椋欲派出数千人马出营,前去迎接辎重车队。

 “属下愿派旗下背嵬军前去接辎重队回营。”周奎主动请缨。

 “那……”

 潘椋正要答应,突然又听到一句:

 “属下旗下的横海军亦全是精兵,可出营接辎重队回营。”

 曹林的话紧跟周奎之后。

 潘椋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曹林的话自然没什么问题,但紧跟周奎的话后说出,有抢功之嫌。

 可偏偏他又无法在此指责他的错误,因为此次北伐,曹林为庆元帝亲命的东路军主将,周奎与高彦则是副将。

 三人皆为猛将,足以以一当百,只是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

 曹林的性格急躁,贪功冒进,周奎性情沉稳,高彦则沉默寡言。

 在潘椋的眼中,周奎更适合作为主将,且不说此次东路军中,沧州军的人数占据了最大的优势,单说两者的性格,周奎沉稳谨慎,他若作为主将,定会全面观察另两路军的路线,再制定合作方案。

 而曹林却只追求快!行军快!杀敌勇!狠起来连自己的退路都不留。

 潘椋不知道庆元帝为何会选曹林作为主将,他名义上虽挂着帅印,实际上却是替圣上出征,在一众将领的任命上,全是庆元帝亲自定下的人选。

 他猜测,是因为庆元帝太想胜了,想一鼓作气将蛮子打回老家,夺回燕云十六州,因此才选中了曹林这种擅长急行军的将领做主将。

 “那便,由曹将军的横海军出营去接辎重军回营吧。”

 “喏!”

 曹林领命后,立即招呼亲卫下去安排。

 周奎对潘椋的命令并无异议,对他来说,迎接辎重这事,本就是为大帅解忧,又不是非要与人争个高下。

 只是曹林领命后,得意地看了他一眼,让他颇有几分费解。

 此等小事,也值得如此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