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秋收开始(第2页)

 明年差不多一整年能不能够吃饱饭,就要看今年的这场秋收了。

 高音喇叭里那嘹亮的声音,叫起了杨家庄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所有的人。

 秋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持续高强度劳作时间最长的季节,明年能不能吃饱饭就看这一个多月的秋收了。

 所以杨家庄的大队长早早就开会做了秋收动员。

 这不,全村家家户户都天没亮就起床忙活起来了!

 当然,杨绣枝家也不例外。

 杨老汉早早就起床准备好收割的工具,杨绣枝和杨绣荷姐妹俩早早就起床做好了一家人的早饭。

 因为春小麦今天开镰,父子三个人是主力,今天肯定是要出大力气,所以杨绣枝早饭做的是二合面发糕和小碴子粥。

 小碴子粥也煮的稠稠的,还给一个人煮了一个鸡蛋。

 而且今天早上还特意多做了一些,现在天气热也不怕吃冷的,这样的话他们中午也不用赶回家来吃饭,在地头就可以解决了,中午还可以抽空歇一会儿。

 秋收是争分夺秒的抢时间,要不趁天好,及时把粮食收回去,万一遇到下雨就麻烦了。

 父子三个三口两口的把手里拿着的发糕吃完,又快速的扒拉完大碗里的小碴子粥,放下筷子拿着工具就一前一后出了家门。

 因为村里的喇叭声这个时候已经停了,这时村里的大队长要在晒谷场分配今年的秋收麦收任务,所以现在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朝着晒场跑去。

 因为他们都要在大队长那里领今年各家的麦收任务。

 姐妹俩赶忙吃完早饭,小妹杨绣荷麻利的把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好端进灶房,又跟杨绣枝一起把灶房收拾干净。

 姐妹俩全副武装的背着装午饭的背篓,拎着一把大茶壶也出了门。

 其实秋收收麦子还不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是秋收麦田里的蚊子特别多,成群结队的咬在人身上是又疼又痒。

 所以姐妹俩把自己包裹的严严的,杨绣枝还给两个人身上喷了不少驱虫水。

 整得两个人身上是香喷喷的。

 姐妹俩走在去麦田的路上,在路上遇到了村里不少准备下地的人,大伙儿一看杨绣枝回娘家来帮着搞秋收,纷纷都有些好奇的跟她打招呼。

 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的,要在娘家待多久,怎么没看到她到村里去串门,是不是特意回娘家帮忙的,等等五花八门的问题。

 杨绣枝担心说多了容易露馅,于是就统一回复说是刚回来,想回娘家住几天,正好赶上村里秋收就帮几天忙。

 村里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原主杨绣枝的男人是因为抢救公家财产牺牲的,都以为她是回娘家住几天散散心的。

 所以也就没再多问了!担心问多了引得她想起伤心事儿。

 于是边走边聊了几句话,跟原主关系好的,就约杨绣枝秋收后到家里去串门,等一到了地头就都散开了!

 要不说,这个年代的人,心思还是比较纯朴的,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弯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