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宝钗造访,共商合作(第2页)

 于是,她下令:“传唤冠军侯进宫。”

 “如果他愿意分享鸡精的秘密,我愿提供宫中资源,与他合作,收益五五分账。”

 元春的目光坚定而富有策略。

 她突然有了新的想法,狡黠地提议:“不必亲自进宫,派人去衢芜苑,让宝钗去见冠军侯,帮我传达这个提议。”

 相较于外界盛传的佳偶天成,元春私下里认为,自己的弟弟与宝钗并不匹配,而冠军侯才是最合适的伴侣。

 薛宝钗收到宫中的紧急召见,匆匆忙忙向冠军侯府走去。

 踏入府邸,静谧无声,连院中的仙鹤似乎也被这份宁静所吸引,沉睡在芭蕉树下。

 步入贾逸的房间,宝钗看到丫头们熟睡的景象,绕过绣床,来到贾逸的卧室,只见他穿着红色衣衫,正沉浸在梦乡之中。

 袭人坐在一旁,手中捏着针线,旁边还有一把白犀扇,仿佛随时准备驱赶任何可能的打扰。

 “你的警惕性还真高啊。”

 宝钗靠近后,轻声笑道,疑惑这屋内为何需要蝇帚驱赶。

 袭人抬头,认出是宝钗,放下手中的针线,低声笑道:“姑娘走路无声无息,差点把我吓到。”

 接着,她解释屋内有一种隐形的小虫,来自花香的诱惑。

 宝钗听后,轻笑回应:“这倒也正常,这屋后有池塘,香气四溢,引来了这些花中的小精灵。”

 她理解袭人的担忧。

 袭人起身,明白宝钗此行必有要事,主动离开,让二人有私密空间。

 虽然她们被贾逸宠幸,但在冠军侯府,她们谨守本分,视自己为贴身丫鬟,从未有过更高的奢望。

 对于她们来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稳度日,已是莫大的幸运。

 每当遇见王熙凤、林黛玉或是薛宝钗,贾逸总是刻意退后,免得无意中触怒这些聪明伶俐的女子。

 而宝钗的温文尔雅,使得她在她们心中的形象稍显平和。

 宝钗坐于袭人先前的位置,娴熟地拿起针线,代替她进行编织。

 莺儿在一旁细心地辅助。

 时间悄然流逝,直到贾逸揉开朦胧的睡眼,他看到宝钗和莺儿在床边,一边交谈,一边劳作。

 “这是新做的络子。”

 他微眯着眼睛询问。

 莺儿抬起头,大方地回答:“小姐猜不透侯爷所需,所以准备了几款样式。”

 “那得忙到何时啊。”

 贾逸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如果真心帮忙,选几个关键的项目就好了。”

 “比如扇坠、香囊和汗巾。”

 宝钗放下针线,轻声道,“我已经记下,你的汗巾是红色,配上黑色或者石青色的络子会更协调。”

 “谢谢你的考虑。”

 贾逸伸展了一下身体,披上猩红斗篷,拿起已做好汗巾,仔细打量后,笑道:“这些都是莺儿的手艺?她今年多大了。”

 “十六岁。”

 莺儿脸颊微红,略带羞涩。

 贾逸赞许道:“黄莺儿,真是个好名字。

 那么,你的原名是什么。”

 “原本叫金莺,小姐觉得二字拗口,就叫我莺儿,现在大家都这么叫了。”

 莺儿低头,有些不好意思。

 贾逸感叹:“主子美貌,丫鬟技艺出众,真不知谁有幸能拥有你们这样的陪伴。”

 莺儿负责服侍宝钗,如同王熙凤和平儿共同侍奉贾逸。

 在这个时代,宝钗出嫁,莺儿作为陪嫁丫头是常态。

 “你知道吗,我们小姐有几项世间罕有的优点,相貌只是其中之一。”

 莺儿话语间带着笑意,透露着自豪。

 “哪些优点。”

 贾逸饶有兴趣地问。

 “小姐没让我透露……”莺儿刚开口,就被宝钗打断:“别再拿我打趣了,我哪里算得上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瞥见莺儿手中的针线,苦笑:“黑色的太深沉,袭人应该用金色线搭配黑珠,一条条精心编结,才能显得精致。”

 “明白了。”

 莺儿点头应道。

 这时,袭人捧着丰富的午餐走入,每一道菜都香气四溢,她轻声提议:“薛姑娘,不如留下来共进午餐,今天的饭菜特别加了鸡汤提味。”

 “好主意。”

 宝钗欣然同意,眼中闪烁着期待。

 贾逸察觉到她的变化,不动声色地坐下来:“突然来访,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他心中暗自猜测。

 贾元春轻尝一口精致的菜肴,那微妙的滋味让她微启朱唇:“宝钗,那位商贾提出合作,大规模生产,利润五五分账。”

 她的目光里闪烁着期待。

 “五五。”

 贾逸略显思索,眉宇间透出一丝冷静,“我建议调整一下比例。”

 他伸出三根手指,坚定地说,“我主张三七分账,我占七成。”

 “三七。”

 薛宝钗惊讶地睁大杏眼,“你只愿给娘娘三成。”

 贾逸挺直腰板,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我相信,这已是公平的份额。

 我所需的是宫中资源和贾府的支持,而配方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我手中,能给予她三成,已是出于我们共享的家族情谊。”

 亲情之中,理应清晰明了。

 表面上是元春出面洽谈,实际上,一旦合作成真,背后牵涉的必定不止元春一人,甚至可能触及帝位。

 他坚持的底线,便是三七分账,多一分都不行。

 “元春,你需要向陛下禀报此事...”

 “陛下是否会同意,我心中没底。”

 薛宝钗轻叹,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

 贾逸轻轻摇头,神情冷峻:“我坚持的条件不能妥协,若要合作,就得按我说的办。

 元春,如果她不敢直接面对陛下,我自会亲自去陈述。”

 他的言辞掷地有声,仿佛已经预见了结果。

 薛宝钗的心跳不禁加速,她终于明白,贾逸的深思熟虑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早有谋略,等待元春主动打开局面,以便在合作中占据主导。

 这位冠军侯,果真沉稳如山。

 “我会将你的提议转达给娘娘。”

 她承诺道,内心却揣测着未知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