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这一战,蓝玉功不可没(第2页)

 "圣上,"杨泰岁步履沉稳地步入内殿,面对皇上的不适,神情并未有所波动。

 "杨泰岁,你的出现正巧,我离阳朝廷中天象境的强者寥寥无几,你能否助我除去朱柏此人。”

 帝王急切的目光直射向他。

 "我百万雄师如今尽丧,若战事无止,离阳危矣。

 身为朕的股肱,你难道眼睁睁看着危难降临。”

 帝王手指颤抖,怒视杨泰岁。

 杨泰岁身为天象境强者,确是朝廷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然而,他的到来并非为挽救朝廷,而是肩负着劝降的使命。

 "圣上,顾剑棠尚且非吾敌手,您怎认为我有此能力。”

 杨泰岁叹息道,言语间流露出一丝无奈。

 "顾剑棠沉迷于军略,武学修为不及你,难道你也忍心置我于不顾。”

 帝王质问道,语气中带着失望。

 "陛下,北莽女帝已降,保全江山,唯有议和。”

 杨泰岁的声音如冷水泼面,让帝王的脸色瞬间阴沉。

 听见杨泰岁的劝降之言,老皇帝冷笑出声:"杨泰岁,朕错看你了。

 朕之前未考虑过和谈?朱柏已不再与我谈和,他收纳徐啸,欲扶持其篡位。”

 "别忘了,吴素之事,你似乎始终心存愧疚,对北凉吧。”

 帝王提及往事,杨泰岁的神色更为痛苦。

 "那是我个人恩怨,今日我以离阳臣子身份,恳求陛下明智抉择。

 百万大军化为乌有,真能与大秦抗衡吗。”

 杨泰岁的语气沉重。

 "杨泰岁,听旨。”

 帝王忽然厉声道,杨泰岁的内心骤然紧绷,他知道这是赴死的命令。

 "速去长安,刺杀朱柏,功成之后,朕封你为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帝王的话语掷地有声。

 杨泰岁心头一阵眩晕,纵使他身为天象境,面对朱柏和其麾下铁骑,又有何胜算?即使是陆地神仙王仙芝亲自出马,恐怕亦非对手。

 在这等强者面前,他杨泰岁又能如何,何足为惧?

 皇命难违,纵使杨太岁明白老帝君如今的心态已如朽木,他也无计可施,只能顺应天意。

 “遵旨,陛下。”

 退出殿后的杨太岁,身后跟着一位威仪四射的人物,朝堂内外的官员对他皆是毕恭毕敬。

 面对这位老祖宗,就连老帝君也敬畏地唤道:“老祖宗。 "哈,这些毫无作为的人,我在龙虎山可是为大离王朝凝聚运势呢,"如今百万雄师转瞬即逝,被那些身份不明之人轻易摧毁。这位帝君回避着赵黄巢的视线,颤抖不已。

 谁料到,因离阳的困境,这位早已隐居的龙虎山尊者竟亲自出山。

 宋堂禄在一旁谨慎提议:“老祖宗,不妨先让杨太岁试探朱柏的深浅,若杨太岁失利,再由臣出手。”

 宋堂禄乃离阳朝廷的首席高手,陆地神仙境,依靠吸取赵家的精气来维系生存。每当问及年龄,他总是笑称与国同岁。

 如今大势危急,赵黄巢与他这样的高手相继出马。

 赵黄巢看向宋堂禄,目光复杂。

 对于宋堂禄窃取赵家气运之事,他心中早有芥蒂,以往定会痛下杀手。

 然而时移事易,此刻的大敌当前,若失去宋堂禄这样的臂助,离阳王朝恐将面临灭顶之灾。

 况且,宋堂禄的实力远在他之上,赵黄巢虽有此念,却无力实施。

 于是,他勉强接受了这个现实:“宋堂禄,你暗中跟随杨太岁,若有机可乘,务必取朱柏首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要看看,离阳是否真到了气数尽衰的地步,竟被陌生人逼至如此境地。”

 自凉州与历城失守,离阳的国力已如残烛摇曳,南方虽尚有广袤土地,但百万精锐覆灭,实为致命打击。

 朱柏深知,大明军一路向南,离阳的终结已成定局。但他并不急于一时,而是静待时机。

 他关注着宋念卿、赵宣素、邓太阿和赵黄巢的动静,还有那位低调却实力非凡的宋堂禄一一登场。

 他志在将大明推上天下霸主之位,不容任何差池。

 "王爷殿下,"刘基的身影带着一丝严峻踏入厅堂。

 见他这副模样,朱柏的好奇心被勾起:"有何紧事,刘基先生。”

 "王爷,锦衣卫刚刚传来一份绝密情报,"刘基深深行礼,语气沉重道,“离阳的老皇帝,竟派遣了天象境强者杨太岁,以秘密任务的形式,潜往咱们的凉州。”

 "意图在关键时刻对王爷您不利。”

 朱柏闻言,先是一愣,旋即爽朗大笑起来。

 "王爷,此事可笑之处何在。”

 刘基被他的笑声弄得困惑。

 事实上,刺客已在路上,刘基内心焦急如焚,但他知道,王爷的笑意背后是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

 离阳老皇帝此举无疑是在自寻死路,大明的既定方针已定,目标直指离阳的灭亡,这老皇帝的任何行动都只会加速这一进程。

 然而,老皇帝在人们心中仍是离阳的代表,贸然将其除去,对整个局势并非全然有利。

 或许日后还需花费大量精力去稳固和安抚,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朱柏曾考虑过留下老皇帝一条生路,保留其皇室尊严,但这需要老皇帝的配合,而现在看来,这顾虑已无需担忧。

 老皇帝的鲁莽举动,恰好为朱柏提供了机会,让他得以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让老皇帝明白自己的立场。”

 刘基,务必要让杨太岁靠近我,"朱柏笑道,“这样才不辜负老皇帝的一番用心。”

 见到王爷并未把此事当回事,刘基心中疑惑更深,"王爷,刺客之事,虽您的实力无人能敌,但……"

 “刘先生,你的直率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朱柏微笑着开口,眼中闪烁着洞察之光,“你最宝贵的特质,无疑就是这份坦诚,但同时也可能成为你的致命伤。”

 “微臣惶恐,湘王殿下所言,臣未能深思。”

 刘伯温谦恭地回应,心中暗自警醒。

 “你的优点在于无畏直言,然而过于刚硬往往易折。

 这个道理,难道你未曾领悟。”

 朱柏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责备。

 “幸亏有殿下庇护,若非如此,恐怕臣早已……”刘伯温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知道自己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