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改革势在必行

朱柏微微一笑,未置可否,只命胡惟庸去通知朱厚照。

 不久,朱厚照御剑翩然而至,看到护龙山庄已初具规模,他兴奋地赞叹道:"湘王前辈,我非常喜欢这座护龙山庄。

 既然您让我坐镇,我定会不负所托,展示我的才能。”

 他的热情和决心,让朱柏感到欣慰。

 随后,朱柏领着朱厚照在护龙山庄四周游走,心中暗自盘算,这年轻人虽然行事有些出格,但关键时刻,他还是明白轻重的。

 只要他能妥善处理事务,护龙山庄的功能将得以充分发挥。

 朱柏明智地决定让朱厚照继续在胡惟庸的主持下完成交接事宜,自己则径直步入武英殿,恰逢朱元璋正深锁眉头,显然面对着一项棘手的任务。

 朱柏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生出探询的好奇。

 如今的大明,因仙道修行和科技进步,生活水准犹如疾风骤雨般提升,几乎找不出什么能挑动朱元璋心弦的烦忧。

 然而,百姓的富饶生活并不能完全平息他们内心的渴望,显然这份奏章揭示的并非小事。

 朱元璋见到朱柏的到来,脸上瞬间露出笑意:“柏儿,你来了,真是及时。”

 他递过一份文书:“这是户部的奏疏。”

 内容阐述了当前大明人口激增,识字的才俊数量比以往翻了数倍。

 户部官员反映,各地学子强烈要求增加科举名额,以容纳更多人才。

 “科举名额有限,难以满足大量士子的求学愿望,”朱元璋解释道,“柏儿,你在这方面经验丰富,能否帮忙看看。”

 他的眼神充满期待,朱柏是少数能让他倾听意见的人,就连太子朱标也难入其法眼。

 朱柏闻言,笑容满面:“父皇,大明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刻。”

 他提出:“首要变革,就是科举制度。”

 追溯至隋唐,科举制度虽历数百载,但已难以满足今日大明学子日益增长的需求。

 “既然户部提出了,不如借此机会彻底解决此事。”

 朱柏提议道。

 听到朱柏的见解,朱元璋疑惑询问:“柏儿,士子众多,即便我想改革,也难以提供足够的位置。”

 朱元璋显得有些无奈。

 对此,朱柏笑道:“父皇,你知道为何历朝历代王朝更迭频繁吗。”

 “并非仅因民生困苦。”

 朱元璋眉宇微蹙,等待朱柏的答案。

 朱柏接着说:“其次,皇权未能深入民间。”

 他的话语中蕴含深意,令朱元璋陷入沉思。

 “皇权深入民间并非指皇帝亲临乡村,而是指需委派信任之人,确保乡村治理有序。”

 朱柏指出,大明疆域广阔,人口剧增,这对国家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要任务便是妥善安置全国的知识分子,"朱柏沉吟道,"读书人的目标何在?有人言曰,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实则只是虚饰之辞。

 他们寻求的,无非是权力的顶端,为何会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不正是对此的最好诠释吗。”

 朱柏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讽刺,朱元璋则默默倾听,未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