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沙里淘金(第2页)

 此人是家养仆人与奴婢的儿子,自然也是主家一辈子的家养仆人。对方因为是少爷从小的玩伴和学伴,所以也跟着学习。

 这位少年本来在前面几轮绝对会被挑走的,毕竟会算数会识字的人在这个社会是绝对的人才。

 只是对方一直病恹恹的,随时会死的样子,因此之前转手的几轮都没人要。最终他反而在这一轮不知怎么的病好了些,被卖进了延寿教。

 周宇让他自己去学堂里当那些来上课的书生们的助教。

 那些书生不算负责任,有时候课讲多少就是多少,不会回头重讲,不愿意答疑。有了这个助教以后,至少真的有人想上进,听不懂了还可以再问问他。

 为此周宇将他纳入延寿教,也给他开了1贯的月钱,告诉他如果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提高大家学习热情,学习效率的办法,可以写给自己看看。

 如果做出了贡献,那么他也可以像有职务的书生们那样,获得中层待遇。

 这位15岁的少年身体一般,周宇还让曲阳城里的刘华容医师给他配药煮中药调理身体。

 几个手段下来,对方现在已经把延寿教当成他的家了。

 周宇买了280个仆人奴婢回来,最满意的就是沙里淘金淘出来这么五粒小金。

 这个时代的人才都往朝廷,往豪门大户权贵之家中聚集,民间的人才实在太少太少。哪怕和这些官员相关的奴仆中,人才比例都要比民间的人才高得多。

 所以周宇让人再去找郑参将赵将军,还有没有这些奴仆啊,10两银子好说。

 而做好了这些之后,周宇才开始查看自己慢慢搜集来的,那位想和自己结亲的权贵的“家庭背景”。

 对方是南方一个世代官宦家族方家分出来的小分支家族。

 本来家中一直都有出当官的,至少可以维持一下家门。但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传到本代大家长方松坡手中时,只生出了一个儿子方逸羽,其他的不论正室妾室生出的都是女儿,达到了1比12的比例。

 方松坡做过知州已经致仕,方逸羽是方松坡50岁时得的老来子,如今方逸羽20岁了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就是不会读书。

 方松坡70岁了风中残烛,对方逸羽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只能为自己死后怎么安排这个唯一的儿子来操心。

 之前方松坡想要做的自然是帮方逸羽娶一个门第高一些的女子,然后大家使点关系做个官什么的。

 但方逸羽的“才华”没人看得上,就算有看两眼的,觉得太差也摇头去了。最终年纪渐长,却没有结成亲事。

 现在方松坡自然就是用抛出女儿来结亲,希望将来姐夫妹夫们帮帮大舅子小舅子的方式来帮衬一把方逸羽。

 你还别说,方松坡一家就方逸羽浪荡,他的12个姐妹居然几乎个个都样貌出挑,贤惠持家,左能治老公右能稳公婆,还都嫁得不错。

 以至于方松坡家的“方家女”在安右道都有些名气。

 但说几乎,那自然就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