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湘省的江辰盘 作品

第166章 大顺军惨败(第2页)

 多尔衮还想试探一下吴三桂是否真心乞降,虽赐坐赐茶,对他礼遇有加;但就是不谈驰援关宁军的事。

 吴三桂见他如此做派,也很光棍,直接道:

 “睿亲王,如果大清不愿助关宁军抵御流寇,那我就赖在贵部的营帐中不走了。

 认打认罚,悉听尊便!

 不过,我虽死不足惜,但关内的守军如果没有我回去督战,势必溃败。

 到了那时候,有了关宁军这只生力军,李自成恐怕就不再满足于一个小小的山海关了。

 他一定会一鼓作气,攻打清军!”

 “……”

 多尔衮见吴三桂如此光棍,知道他请降是出自真心;所说虽是威胁之辞,但也不无道理。

 于是,他立马改变了态度,当场安排吴三桂按照满洲习俗剃头,并许诺将皇太极的女儿建宁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吴应熊。

 吴三桂自然是欣然答应。

 之后,多尔衮请来了和硕英郡王阿济格以及多罗郡王多铎等人,准备率女真、蒙古等精卒八万,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相助关宁军。

 吴三桂直等到有这样的许诺后,才安心回了山海关,继续督战。

 到了大战的第三天,关宁军已经渐感不支。

 据守各处关隘的士卒,都有了向大顺军投降的趋势。

 这时候,一直在欢喜岭作壁上观的多尔衮,终于坐不住了。

 他立即下令,让清军入关!

 ……

 另一边,大顺军因攻坚一昼夜未能夺关,士气已经有些低落。

 此时,李自成不得不布置一字长蛇阵,让各部分批次上前与关宁军决战。

 当清军出现后,他们也发现身后有一支不明意图的军队在侧后游荡。

 只是,这支军队鳞次列阵于渤海之滨,并且步步为营,没有立即上前表明意图。

 这让大顺军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是京师过来的援军,还是敌军。

 为了不破坏阵型,导致意料之外的溃败;大顺军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按原计划发动进攻。

 而吴三桂知道清军出动为自己压阵后,抵抗也更加的顽强!

 此时,大风从渤海湾吹了过来,扬尘蔽天。

 而大顺军已经跟关宁军肉搏了半晌;双方都是强弩之末,均损失惨重。

 多尔衮见机不可失,立马急令阿济格、多铎各率两万精骑,乘着风势,向大顺军发动了冲锋。

 一时间,万马奔腾、箭簇如雨,清军遮天蔽日般的向大顺军压了过来。

 打了这么久的仗,大顺军本就尽显疲态;现在见到对方来了如此声势浩大的援军,猝不及防之下,立马阵脚大乱。

 在小岗阜上督战的李自成,心也在流血。

 他见败局已定,不得不急令余部且战且退,向永平方向转移。

 另一边,多尔衮见大局已定,立马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作先锋,继续追杀李自成,直扑京师。

 这一刻,多尔衮知道:

 他的时代来了;满清主宰中原的时刻也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