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鱼王 作品

第170章 黄鼠狼进宅,无事不来啊!?(第2页)

 “哈哈…恶名也是大名,不是吗!?在下冯诚,自家父亡故之后就继承了他老人家的衣钵,在军队里打拼厮杀,前些日子返回应天府之后,听说了叶县尊的事迹,一直就心生向往,想与叶县尊结交一二,没想到今日竟然能在此处相遇,难道冥冥之中只有天定乎?!”

 叶瑾一脸怪异。

 一个五大三粗的粗鄙武夫竟然说话文绉绉的。

 怎么听都有一种违和感。

 不过既然人家有心结交,且不说是不是心里存有什么歹意,只要没有暴露出来之前,自己都不能失礼。

 所以叶瑾就朝冯诚拱手还礼道,“这位兄台谬赞了,本官也只是做了自己份内之事而已。”

 一边说,叶瑾一边微微蹙起了眉头。

 冯诚?!

 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啊?!

 好像在哪儿听过一样。

 是了。

 叶瑾已经想起来了,这个冯诚的来头,可不小哦。

 甚至和那些皇子皇孙相比,也不遑多让。

 老朱自濠州起兵反元之后,仅仅二十余年就建立了大明王朝。

 虽然老朱确实是天选之子,是一名无师自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但是能够在短短的二十四年的时间内就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和尚,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的一国之君,他的手下自然也是人才济济。

 朱明集团作为元末一支十分庞大的势力,势力内部也分为几股小势力。

 比如说淮西二十四将”。

 淮西二十四将作为老朱起兵造反的老班底,目前以魏国公徐达为尊。

 比如说文官派。

 老朱虽然一直瞧不起文人墨客,但是以李善长、宋濂为首的文官派依然十分强大。

 比如说原元军投降派”。

 在朱元璋进攻应天府(集庆路)的时候,曾经有大量元军被俘虏。这些元军士兵和将领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精锐之师,所以朱元璋自然十分优待这些俘虏,所以这些俘虏在老朱集团里也自成一派,以丁德兴、陈婪、康茂才”为首。

 只是丁德兴、康茂才早早就战死了,至于陈婪,只是一个才干平平的军事将领,所以这一派系在朱明集团中并不突出。

 比如“原天完政权投降派”

 所谓的”天完政权”,也是元末起义军中的一支。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徐寿辉与邹普胜、彭莹玉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南)起事,部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攻克蕲水(今湖北浠水)之后,徐寿辉登基称帝,据此建国,国号”天完”。

 而这支红巾军为什么要取这么奇葩的国名?!原因也十分奇葩。

 当时华夏大地被元朝(也就是大元)统治,天完政权的徐寿辉为显示自己的强大,所以就给自己的国名取名叫天完(在大上加一横,在元上加个宝盖头),意思就是想要震住大元。

 后来天完政权确实迅速发展壮大,攻占了湖广、川蜀、江西等广袤领土。

 但是后来天完政权被陈友谅窃取了,天完政权的皇帝徐寿辉也被陈友谅给杀死了。

 所以天完政权的很多将领纷纷南下投靠了朱元璋。

 比如”丁普郎”、傅友德等人。

 后来丁普郎战死,所以这支势力就以傅友德为尊。

 又比如地方武装割据派。

 因为元末战乱频繁,所以各地都有武装割据势力结寨自保。老朱起兵反元之后,这些地方武装割据势力纷纷来投,比如冯国用、冯胜兄弟,以及邓愈、张德胜、俞通海、廖永安等人。

 不过地方武装割据派只是一个统称而已,其实不能算是一股势力。

 因为这些人来自各个地区,也有各自的势力,只是他们的来源都差不多,都是曾经割据一方,所以才被统称为”地方武装割据派”。

 但是为了和其他派系相抗衡,所以虽然内部互不统辖,但是关系也较为密切。

 而这个冯诚,就是已故郢国公冯国用嫡子。

 因为冯国用、冯胜派系与邓愈派系都被统称为地方武装割据派,所以这些将领的子侄辈关系也比较密切。

 这一次随邓译来弘觉寺的,也都是地方武装割据派的后辈子侄。

 这些人自然以冯诚为首。

 毕竟冯诚在这些人之中的地位最高。

 因为冯诚早早的就继承了冯国用”郢国公的爵位,自然也继承冯国用在军中的势力。

 而且冯诚也不是那种无所作为的二世祖。

 虽然远不如自己的父亲冯国用、叔父冯胜那般耀眼,成为当世名将,但是在勋贵二代之中,也属于拔尖之辈。

 这样一个人居然屈尊和自己示好。

 叶瑾心里不由得多了一丝警惕。

 这特么会不会是·黄鼠狼进宅,无事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