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页)

 “谁杀兄了?!谁杀兄了?!!朕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学习那是朕看得起他!!放屁的朕给他提鞋都不配!!朕堂堂皇帝,怎可能去给旁人提鞋???”

 话说着说着,赵光义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毕竟任谁被光明正大的撕破伤疤狠狠的撒盐都很难保持镇定自若,更遑论赵光义了。

 ——他要是真有那种临危不乱的心态,也不至于干出高粱河驴车逃亡的事儿了。

 另一边的杨业则是有些黯然的垂下了视线。

 他是前北汉的臣子,北汉被灭后才效忠于宋,多年来为了证明自己一直对大宋尽心尽力,可大宋的朝堂从未接纳过他,外人终究是外人。

 天幕之言,让他不禁思绪发散想到了数百年前盛极一时的贞观一朝,心中难免生出羡慕。

 贞观年间。

 李世民蹙起眉头,不悦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皇帝怎么回事?!既然用了那就是看上了人家的才能,不好好重用莫非拿来磋磨么?!”

 至于对方是否惦记着前主子这种事,李世民傲然的抬头。

 “良臣也要择明主而投,朕毫无疑问就是最优秀的那个明主!!跟了朕,还能惦记着没用的前主人?笑话!!”

 朝堂上不少臣子顿时脸色十分精彩——有前主人的可不止魏征一个啊。

 不过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李世民这话虽然说的狂傲,但也确实是事实。

 至

少对他们来说,跟着李二混的太爽,整日就想着怎么给大唐卖力,早就把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的前主子给忘到了脑袋后面去了。

 ……

 天幕之上。

 杨业染血的脸庞缓缓消散,伴随着一段重重的背景乐,为这场雍熙北伐拉开了序幕。

 宋太宗赵光义的脸出现在天幕上,紧跟着露出了狂喜之色。

 “你说什么?!耶律贤死了?!!”

 【公元982年,辽景宗耶律贤病逝,幼子登基,时年不过11岁,边将传信至京都曰“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

 许是老宋家祖传的欺负孤儿寡母瘾头上来了,宋太宗赵光义在那一刹那瞬间理解了他哥当初的心情。

 天晴了,雨停了,我高粱河车神又行了!!!

 备战,备战!!这是我大宋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啊!!

 天幕前不少帝王看到这里顿时再次露出了地铁老爷爷看手机嫌弃表情!!

 尼玛的这种事其实也没啥,毕竟军事战略嘛,这种时候还讲究什么君子作风?

 但尼玛的为啥放到赵光义这里就显得这么、这么……一言难尽呢?!

 赵匡胤的血压更是一瞬间飙升到了脸上,脖子通红的狠狠又给了赵光义几脚!

 “个丢人玩意!!个丢人玩意啊!!你怕他个鸟啊?!显得我大宋废物的就敢在人家孤儿寡母的时候欺负人一样,尼特娘的怎么不干脆躲到他契丹灭国了再出兵啊?!!”

 如果非要有个名词来形容的话,这种行为简称——屑中屑。

 ……

 天幕继续播放。

 【可惜,赵光义自以为时机把握的很好,但不巧的是,那所谓的“寡母”不仅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弱女子,反而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牛逼人物,就能力而言甚至可以说比之辽景宗耶律贤都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