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密谈

 这场庆功宴很有意思。 

 抛头颅洒热血卖命的有功之臣,奖了钱罢了权。 

 明升暗降了好几个。 

 议和的软蛋派,反倒是有不少升了职。 

 郭京都被气笑了,这骚操作,不愧是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的皇帝啊! 

 宴席结束以后,醉得东倒西歪的孙傅直接拽着郭京。 

 “国师真是海量啊!咱们继续喝,老夫不信喝不倒你了,想当年老夫可是千杯不醉……” 

 孙傅一边说,一边跟个人形挂件似的,死死地拖着郭京,好似生怕他跑了一样。 

 一直到出了宫门,进入马车内。 

 郭京才笑道:“孙尚书,演够了吗?” 

 听到这话,孙傅嘿嘿一笑,摸了摸鼻子,那迷离的眼神瞬间清醒起来。 

 “怎么?我装的不像吗?” 

 他觉得自己演得挺逼真的啊! 

 没见到他路过的官员,都躲着他吗? 

 “装醉倒是挺像,但是不像你的性格。” 

 孙傅什么人? 

 虽然有时候有点奇葩的荒诞想法,但那也是官场摸爬滚打半辈子的老狐狸。 

 郭京不相信,他会在这种场合真的喝醉。 

 又不是刚入官场的愣头青,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国师的法眼。” 

 孙傅恭维了一句,又拱手道:“恭喜国师……不,应该说是恭喜郡公爷了。” 

 “自从大宋开国以来,晋升速度如此之快的唯有国师一人矣!” 

 “这可真是前无古人,只怕后面也不会有来者。” 

 大宋一朝,晋升爵位制度其实还是挺苛刻的。 

 除了脑子有泡,只会风花雪月的宋徽宗赵佶给几个马屁精封了爵位之外,其他时候其他皇帝真是很少在人活着的时候给人封爵。 

 基本上,那些为国操劳一辈子的人,也就是在死后才能封爵。 

 不只是对于大臣封爵苛刻,对于皇室成员封爵也挺难。 

 而且宋朝的爵位制度和别的朝代还不一样,还不是继承制,而是递减制。 

 像最熟悉的辫子朝,什么铁帽子上王,亲王,那都是可以子承父爵。 

 宋朝并非如此,而且也不是直接封。 

 宋制爵位,皇子,皇兄弟才能封亲王,亲王嗣子封郡王,其他孩子看运气和情况封郡公或者国公。 

 有的干脆不封爵,直接授官。 

 宋朝的亲王也不是直接封,也是要先授外官,比如节度使,府尹等等。 

 之后缓一缓,才是封郡公,国公,郡王最后才是亲王,是逐步递增。 

 亲王的封号也是递增,先从小国为封号然后逐渐加大。 

 有些亲王,甚至要到了死后,才能逐步追赠到大国封号或者顶级封号。 

 皇子,皇兄弟都要等死了以后,才能混上顶级封号,更别提他们的子嗣们。 

 能够按照制度,继承爵位的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大多数都是授予一些虚职、外臣,从朝廷领取品级俸禄,和普通臣子的待遇毫无差别。 

 宋朝的封爵制度,极为繁琐,关键是你这么繁琐还没啥用处,就如同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你说先授官让他们锻炼锻炼吧?也没出过几个人才。 

 除了,享誉大宋的八贤王赵德芳之外,能想起来的宋朝皇室能人能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