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最后的退让

 其实之前在书画皇帝还在位的时候,耿南仲和李纲他们俩就不对付。 

 只不过相比较张邦昌,白时中等议和派,耿南仲更加聪明,他更加懂得见风使舵。 

 在赵桓上位,国师强势崛起把完颜宗翰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耿南仲就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向。 

 虽然私下里议和派的聚会,耿南仲一次没落下过,可朝堂上他却从不公开表态。 

 对赵桓,耿南仲也是竭尽讨好。 

 知道国师在赵桓这里分量重,耿南仲也从不公开针对郭京。 

 正是凭借这一手,耿南仲迅速上位成了赵桓的心腹大臣。 

 对于耿南仲的提议,赵桓心中倒是颇为意动。 

 幸好理智尚存,赵桓权衡了一下。 

 出兵的话,风险还是太大了。 

 万一,让他那个活爹给跑了,那情况就危险了。 

 除非国师在这里,不然的话他想不到让谁过去,能够绝对保证不会出现差错,不仅能接收童贯兵马,还能确保把太上皇给带回来。 

 出兵迎接,这真是一点差错都不能出。 

 没有绝对的把握,赵桓不敢冒险。 

 “曹卿,你有什么看法?” 

 赵桓看向曹辅,这老头虽然性格固执不讨喜,但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 

 李纲不从他的立场出发,赵桓不愿意听他的意见。 

 其他人,如耿南仲,何栗这些人,他们根本就没有立场,没有自己的想法,全是看自己脸色行事,这一点赵桓也清楚。 

 他们给出的主意,赵桓心里倒是挺开心,可理智上来看都不太现实。 

 解气倒是解气,但是没办法解决事情啊! 

 所以,关键时候,还是要找个有能力的人来开口。 

 这也是赵桓喊曹辅过来的原因之一。 

 曹辅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会为了讨好赵桓故意顺从,而是能客观的从大局考虑。 

 沉吟了下,曹辅说道:“臣以为太上皇之所以让陛下前往南京去迎接,应当是想确认自己的权威性,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 

 在曹辅看来,说白了赵佶就是想要给赵桓一个下马威。 

 顺带着,让百官和天下人都看清楚,这朝廷到底是谁说了算。 

 只要赵桓过去迎接,这权利赵佶就能拿回去一大半了。 

 就等同于,把赵桓这个皇帝又放到了太子的位置上。 

 “既然太上皇想要台阶,那陛下给他就是了。” 

 曹辅这话一出,让众人脸色一变。 

 “这是什么意思?” 

 何栗皱眉问道:“曹御史,你刚刚还说陛下不能去,如今又让陛下过去,怎么转变如此之快?” 

 李纲也是费解的看向曹辅,他也被曹辅的话给说晕了。 

 “不,我并非是说让陛下前往南京去迎接太上皇。” 

 曹辅解释道:“三百里?这也太远了些。陛下身负江山社稷重任,又逢战时,岂可轻易离京?” 

 “请李宣抚去回禀太上皇,陛下可与三十里外的祥符县境内率领百官迎接太上皇的圣驾!” 

 三百里太远了,三十里倒是可以。 

 一天之内还能赶回来,不耽误处理朝政。 

 而且祥符县就在开封府,距离这么近,也提前布置护卫一下。 

 赵桓觉得还是很气,他原本的打算是出城十里地,也算是给足这个活爹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