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道人 作品

第101章 这个刘伯温就是和咱隔着点什么(第2页)

 马秀英还没有说话,朱标停下手中的笔说道:“李先生和刘先生是正理,爹爹现在还不能称帝!”

 “嘿,你个小兔崽子,你爹称帝,你就是皇太子。别人抢还抢不过来,你咋还说时间不成熟?”

 “现在称帝的时机不对!”

 “啊!这话怎么说?”

 朱标就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老朱要建立的是万世基业,不是草台班子,像五代十国的一样,扯一块黄布披身上就是皇帝。

 要想千秋万代,就要先设计出成套的礼仪,所谓的天国上朝衣冠,即是如此。

 老朱一直是以小明王为正朔,礼服都是宋时期的服饰。

 针对于淮河以南的人来说可以接受,对于淮河以北的人,却会让他们离心离德。

 毕竟靖康后,衣冠南渡,这是淮北地区难以磨灭的伤疤。

 南北方长期分割,南北离心离德,归属感不强。

 要想文化认同,就不能用宋朝服饰,礼仪,而是用更开阔的唐朝服饰,礼仪。

 唐朝距今日久,文献缺失,不是一两个月可以办好的,至少也要半年。

 老朱听的是如痴如醉,呆了半晌,相比于弱宋,还是汉唐大放异彩。

 只是这话居然出自一个十岁孩子之口,真是让人汗颜。

 他竟然不自觉的说道:“咱这皇帝还是你来当吧!”

 “重八,有你这么说儿子的吗?”

 “嘿嘿,咱说的也没错啊,咱做了皇帝,以后的天下迟早是标儿

的啊!”

 朱标却傲娇的说道:“嘿嘿,我才不稀罕呢!”

 下午,老朱找到李善长,问道:“群臣劝进的时候,李夫子怎么不说话!”

 李善长听说,就跪在地上请罪。

 “这是干什么?”

 “上位要臣执掌中书省,我却没有为上位分忧,臣有罪!”

 “这话怎么说?”

 李善长就说了,他没有着手准备朱元璋称帝的事情,以至于一个小卒胡惟庸首先发难,他也束手无策。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老朱也不掖着藏着。

 “敲鼓的不瞒打罗的!咱是有称帝的想法。只是时机不成熟,前些日子都在打仗,改朝换代的相关准备都没有做。”

 “臣回去就准备,一定要确保上位,来年正月登基!”

 “不急。不急,徐达、常遇春还在打仗,你们中书省的任务还是以支援北伐为主,至于改朝换代的事情,可以缓一缓。”

 老朱当下就把新朝礼仪服饰向唐朝靠拢的事情,以增强文化认同和李善长说了。

 李善长闻言,马上就跪下请罪:“上位英明,臣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

 老朱嘴角好不得意,何止是你没有想到,就是咱也没有想到啊,是咱标儿想到的。

 李夫子没有想到,那刘夫子呢?

 标儿和刘伯温那么好,他某些话不会是刘伯温教的吧。

 他为什么不自己和咱说,要假借标儿之口?

 刘伯温到底是看不上咱,待标儿总是更亲一成啊!